新华网伦敦12月1日电(记者王亚宏)虽然艺术修养并不是在英国当政客的必备条件,可良好的记忆力却是不可或缺的。光是凭借后者,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访华前夕又在绘画方面扮演了一次“知华派”的角色。

在访问中国前一周的一个大清早,卡梅伦到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参观了那里的中国古代绘画名品特展。依靠30多年前高中时学过的艺术史的残留记忆,卡梅伦对宋徽宗的《瑞鹤图》赞不绝口:“这比达·芬奇的作品还要早了几百年。”

好记性让卡梅伦成功把中国与西方的古典绘画放在一起考量,相比之下,能记住几年前发生的事对他来说就更是小菜一碟了。卡梅伦政府上台后不久,曾定下中英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关口的宏大目标,现在时间早已过半,虽然中英贸易已经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亿美元,但距离实现蓝图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然,为了推进计划,卡梅伦也在努力,比如在本月2日开始访华时,他将率领一个由150人组成的庞大的商贸代表团。这是卡梅伦担任首相以来,出访时带领的最大规模代表团。在这个代表团中,大部分是英国企业界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代表并非都来自大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等规模公司的代表,而数量庞大的中等规模公司则是英国经济的真正支柱。

卡梅伦本人对本次访华的经济目标也毫不讳言。他说:“我将会带领大臣以及各个领域的商界领袖,去建立一种能够让两个国家都受益的关系。”他还指出,此次访华会帮助英国的公司评估中国的巨大市场,并为英国迎来更进一步的中国投资做准备。

占领市场和吸引投资,这将是英国访华代表团的重要任务,“团长”卡梅伦则是“首席推销员”。其实,自本届英国政府上台以来,唐宁街边上的外交部就有向“对外经贸部”发展的趋势,外交部的官员们都成了打着米字旗的推销员,在向各国推介英伦三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顺带招商引资。

由于经济不景气,作为救命稻草之一的经济外交已越发成为英国外交部的一项重要使命,不但外交大臣黑格经常和商务大臣凯布尔等经济官员一起出席活动,努力推介英国,政府还将不少驻外使领馆改造成了英国“外向经济的桥头堡”。而对中国这样充满经济活力的国家,英国“外向经济的桥头堡”还在不断扩建,比如为了节约经费,近几年英国外交部裁撤了一批领事馆,而驻华使馆则逆流增容,还加派了50名外交官。

英国经济外交中的“人海战术”看上去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今年前10个月,中英贸易同比增长7.5%,远超同期中欧贸易0.5%的增长率,中英贸易在欧盟内继续领跑,英国已经超过荷兰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然卡梅伦并不满足于这番成就,在他眼里中国仍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因此他的访华之行除了选择北京、上海和杭州之外,还特意增加了成都一站。卡梅伦对访问成都充满期待,因为成都不仅代表着中国广阔的西部市场,而且他听说“那里的火锅很好吃”。吃火锅的建议来自几名学习普通话的英国学生。在访华前,卡梅伦特意在首相官邸接待了这些学生。首相府用红茶和饼干招待学生,而比起这些清淡的食品,学生们似乎更喜欢味道浓烈的中餐。如果卡梅伦听从建议在四川品尝火锅,大概他会留下新的深刻记忆。

(原标题:随笔:卡梅伦好记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