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梅伦    访华行程:北京、上海、杭州和成都    议题:正式重启中英高层来往,推动中英经贸合作。
  美国副总统拜登    访亚行程:日本、中国和韩国    议题:展示美国重返亚太决心,磋商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

早报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首轮外国政要访华潮。

英国首相卡梅伦将于12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正式重启中英高层往来。美国副总统拜登将于12月4日至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巩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法国总理埃罗将于12月5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继续法国总统奥朗德今年4月访华时的议题。

尽管三国政要均在2013年末月的上旬访华,但各自关注的议题并不相同。卡梅伦率大型贸易代表团,主要寻求改善处于低谷的中英经贸关系。拜登访华是其东亚之行的一部分,在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预计他将与中日韩商讨这一议题,并重申美国重返亚太的决心。三国领导人可能还希望了解中国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议程。

最大规模代表团

为准备此次访华,卡梅伦可谓做足了功夫。11月29日17时,一个以卡梅伦身穿黑色西装为头像,并名为“英国首相”的用户现身新浪微博。卡梅伦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是:“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

除了开通微博,卡梅伦访华前夕多次释放对华友好信号。本周,他先是在唐宁街10号会见学习中文的英国学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并表示要把孩子们的口信带给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随后,他又前往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名品特展”,赞赏中国古典艺术的辉煌成就。依靠30多年前高中时学过的艺术史的残留记忆,卡梅伦对宋徽宗的《瑞鹤图》赞不绝口:“这比达·芬奇的作品还要早了几百年。”

卡梅伦表现出这一姿态并不奇怪。卡梅伦政府上台后不久,曾定下中英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突破千亿美元关口的宏大目标,现在时间早已过半,虽然中英贸易已经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631亿美元,但距离实现蓝图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了推进计划,卡梅伦将率领一个由150人组成的庞大的商贸代表团访华。据新华社报道,这是卡梅伦担任首相以来,出访时带领的最大规模代表团。在这个代表团中,大部分是英国企业界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代表并非都来自大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等规模公司的代表,而数量庞大的中等规模公司则是英国经济的真正支柱。卡梅伦本人对本次访华的经济目标也毫不讳言。他说:“我将会带领大臣以及各个领域的商界领袖,去建立一种能够让两个国家都受益的关系。”他还指出,此次访华会帮助英国的公司评估中国的巨大市场,并为英国迎来更进一步的中国投资做准备。

延续中美高级别对话

与卡梅伦访华前努力展示积极姿态不同,拜登访问中国被一些媒体用“笼罩阴影”来形容。

美国官员称,拜登将利用此次计划已久的访亚机会安抚其主要盟友,表示美国正致力于亚洲地区事务,同时寻求缓解由中国近期划设防空识别区所引发的紧张局势。

拜登12月2日抵达日本访问,届时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副首相麻生太郎举行会谈。据日本媒体昨日报道,安倍晋三针对美国政府敦促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一事表示惊讶,认为需要就此事向美国政府予以确认,同时将会在拜登访日时就此问题进行协商。

随后,拜登将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举行会晤。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拜登此次访华目的是利用其与习近平之间的密切关系继续美国总统奥巴马早些时候在加利福尼亚州与习近平开启的高级别对话。美国官员表示,预计拜登将讨论中国近期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上述官员表示,就中国划设覆盖钓鱼岛的防空识别区,预计拜登不会正式提出美方要求或作出警告,但会与中方官员探讨美国政府对此事的关切。拜登将指出,亚洲地区军事和领土紧张关系的升级可能会对经济和贸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拜登此次访问将表明长期内美国是太平洋地区的常驻强权。此外,拜登还将在访问期间探讨一个由12个国家参与的亚太地区贸易协议以及让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