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12月3日电(记者 侯文坤)11月底,昆明长水机场再次遭遇持续大雾天气,机场一度关闭滞留旅客逾万人,取消航班200余架次。与今年年初昆明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情形相比,虽在应急处置等工作有了很大改善,但机场大雾一再发生,机场选址、各方责任、如何避免等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雾锁长水”该如何解?

大雾再次“封锁”长水 应急处置有所改善

11月29日晚间至30日中午12时左右,昆明机场遭遇持续大雾天气,一度造成机场关闭,航班延误大面积延误,大量旅客滞留机场,到11月30日晚间又再次遭遇大雾天气,导致当日19时以后所有计划出港航班取消。

东航云南公司地服部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昆明机场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仅东航11月30日就取消了100余架次的航班,“外场飞机无法返场、本场飞机无法起飞,无论哪个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都会不同程度被打乱。”

据机场方面通报,11月30日昆明机场旅客滞留高峰时一度逾万人,截至到11月30日22时,昆明长水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230多架次。

面对又一出“雾锁长水”,此次昆明机场和各航空公司的应急处置有了较大改善,及时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

昆明机场副总经理王进胜说,“天气灾害属于不可抗拒因素,往往给机场和航空公司带来被动和不确定性,而民航总局有关规定也还没有明确对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延误的情况给予补偿,一方面致使正常的服务量陡增,另一方面严重影响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调整和运力调度。”

对此,机场协调各航空公司第一时间启动了旅客呼叫系统告知旅客延误航班信息及后续安排,并要求各航空公司根据本场天气变化及外场航班情况调整航班计划和运力,及时为滞留旅客办理退改签手续、提供餐食、安排食宿,疏散旅客。12月1日下午,昆明机场航班已基本恢复正常,滞留旅客基本已经处置完毕。

舆论连续追问 “恶劣天气”令人费解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昆明机场第一次因大雾天气而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或取消。2013年1月3日,刚刚转场半年时间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由于受大雾天气影响取消了440架次航班,航站楼内滞留大批旅客,为尽力追回取消航班,1月4日又高负荷执行航班790多架次。在此期间,长水机场一度陷入“混乱”,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当时便有网友质疑,机场选址是否科学?大雾锁机场为何事先未预警?航班取消为何旅客毫不知情?为何不用电子屏及广播疏导?餐食热水暖气供给为何异常?手机信号为何断断续续?机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11月30日,大雾再次“锁”长水,虽没有前次那番乱象频频。但在小雾天气不断,一年间又先后发生两次大规模航班延误之下,让不少网友再次追问长水机场的选址、预警、信息告知、疏导、补偿等问题。

还有网友表示,民航方面通常给出的解释为一句话:天气恶劣达不到起降标准,一些地服人员往往和旅客一样无法理解何为飞行条件中“恶劣天气”。

对此,部分机场和航空公司负责人表示,天气状况毕竟只能预测,国内各大机场都不同程度要面对不同的天气灾害,大家通常会认为,大风大雨大雾才算是恶劣天气,但是低空云、雷雨区、强侧风等这些不一定看上去就很恶劣的因素,同样会影响飞机起降。

“天气不断在变化,可能是短时间的恶劣天气,于是5分钟前和5分钟后的天气都允许飞机降落,而你的飞机正好赶上那阵恶劣的天气状况而无法降落,也可能是持续的天气变坏。”四川航空云南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赵华亭说,天气状况的持续波动同时也加大了调整航班计划的难度。

“解锁”是项系统工程 需协同配合

“民航业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行业,目前避免 恶劣天气 造成不良连锁反应做的更多的是延误发生之后的工作,如服务设施和设备改善、航班调配和计划改进等。”要确保航班正常、避免“恶劣天气”连锁反应,部分业内人士及社会公众建议,还得进一步建立起事前预防机制、信息协调机制、协同运行机制、航班延误补偿机制等长效机制。

首先是建立事前预防机制。尽量减少航班延误、旅客疏散困难等问题的出现,得从基础技术设备和保障设施着手,比如通过升级Ⅱ类Ⅲ类盲降系统,引进空管气象预报系统、航班运行系统等技术手段。

其次是要完善信息协调机制。机场方面要协调空管、航空公司建立监控席位,引入场监雷达、二次雷达和航班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航班运行状态,确保机场、空管、航空公司三方信息传递畅通,并通过航空公司的旅客呼叫系统和机场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消除旅客对信息的不确定性。

此外还要畅通协同运行机制。不论是机场日常运行还是应急处置都是保障顺畅运行的关键。据介绍,根据有关规定,有关主管部门还需进一步明确机场、航空公司以及各运行单位的责、权、利,充分带动空地协同效能,尤其是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要明确统筹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协同职责。

还应尽快规范完善航班延误补偿机制。各航空公司须尽快协商设置统一的、细化的、可操作的航班延误补偿标准和机制,对驻站营业部、地面服务公司充分授权,确保航班延误时的处置效率,第一时间为旅客办理退票、签转,并安排食宿及补偿等事宜。

同时,专家还建议,提高旅客的航空相关知识,让旅客明晰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

(原标题:“雾锁长水”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