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莫斯科12月12日电(记者韩梁)俄罗斯总统普京新近下令重组国有媒体,合并老牌通讯社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电台,在此基础上组建“今日俄罗斯”国家新闻通讯社,由著名记者兼主持人德米特里·基谢廖夫掌门,引发了一场传媒行业“地震”。

分析人士认为,此轮媒体行业重组是俄罗斯政府与西方媒体争夺舆论阵地的结果。抛开所谓主义之争,仅从国家战略角度分析,不难发现普京此番调整国有媒体并非一时兴起的行业洗牌,而是酝酿多时的公共外交大手笔。

早在2012年2月总统选举前夕,普京曾在一篇竞选纲领性文章中承认政府在提升国家形象领域作为不大,俄罗斯媒体的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

他认为,传媒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输出文化有助于推介俄罗斯的商品、服务和思想。

普京曾说,传统外交或不复存在,或发生实质变化,如今俄罗斯外交领域的重点是“运用软实力,强化俄语地位,努力改善俄罗斯的国际形象,灵巧汇入全球信息流”。

普京正是看到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希望整合现有资源,经由对外传播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此番官媒重组,他选取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两家对外报道经验丰富的国有媒体,实际上是为俄罗斯争夺海外舆论场打造强有力的班底。

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谢尔盖·伊万诺夫说,国有媒体重组目的有二,一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基谢廖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的表述更为直白,称新通讯社的使命是“重构世界对俄罗斯的恰当认知,即一个怀有良好意愿的重要国家。”换言之,“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是要在全球塑造更为积极的俄罗斯国家形象。这或可视为俄罗斯在公共外交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其实,俄罗斯依托国有媒体推行公共外交早有先例。设立于2005年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是俄罗斯唯一以多语种全天候报道本国和全球新闻的国家电视台,近年来在对外传播领域异军突起,在美、英等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令不少西方同行刮目相看。

新组建的“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独立运作,与“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没有关联。不过,普京似乎有意构建统一品牌,为进一步提升俄罗斯媒体的海外影响力打基础。

当然,不论是从前的苏联还是今日的俄罗斯,以改善国家形象为目的的公共外交从来都是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报道经常围绕人权、民主、腐败等议题预设框架,经常流露出某种偏见和敌意。要改变外国受众先入为主的一些刻板乃至错误印象,获得真正的认可乃至信任,俄罗斯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标题:随笔:从国媒重组到公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