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获准开工建设以来,三峡工程始终备受舆论关注。(新华社/图)

12月16日13时4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发生5.1级地震。据《光明日报》报道,发生地震的当天晚上,便有网友发布观点称“这又是三峡大坝惹的祸”。

近年来,一旦我国西部地区发生强震,有关建设三峡大坝有可能诱发本次大地震的猜测和争论便此起彼伏。今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时,有网民也曾表达过这种疑问。在三峡工程兴建20年、枢纽成功运行10周年暨连续4年成功实现175米蓄水之际,这种观点再次甚嚣尘上。

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恩施地震是否与三峡工程有关?三峡工程到底会不会诱发西部地区大地震?对此,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对此进行了回应。

沈国舫说,可以肯定的是,兴修大坝一定会诱发地震,但震级一般较小,常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因为库水沿断层深层渗透将导致其抗剪断强度降低,大坝本身和蓄水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也会导致地质构造发生一定变化。

沈国舫解释说,目前学术界公认,对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来说,水库蓄水只可能触发距离库区较近且已接近极限状态的发震断层,库水沿断层深层渗透导致其抗剪断强度降低,是触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库水向外渗透距离不会超过库岸第一分水岭,一般距库岸边约3到5千米,不会大于10千米。

相对于地质构造本身所蕴含的能量,水库大坝带来的压力改变仍相对较小,因此大坝引发的地震一般震级很小。大坝引发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大坝建成初期,随着时间推移,大坝下面的地质构造趋向稳定,大坝引发地震的概率会进一步减小。

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工程蓄水期间水库地震活动以微震和极微震为主,主要由岩溶、矿洞浸水引发。蓄水后记录到的地震以初期2008年11月的M4.1级(相当于ML4.6级)为最大,远小于初步设计论证报告中给出的“可按M5.5级考虑”的预测值。

对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西南强震是否由三峡水库诱发,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沈国舫称,三峡水库与这两次西南强震没有直接关系。汶川大地震完全由地球内部作用引起。人为蓄水的水库诱发地震,达不到这么高的震级,水库蓄水因素诱发地震,大多为五级以内。

另据新华网12月15日调查报道称,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龙门山地震带,属地下深层次板块碰撞的结果。而三峡大坝所在的黄陵背斜属于扬子准地台中部的上扬子台褶带,两者所处的区域构造条件截然不同,完全没有区域构造上的联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也曾明确表示:“三峡水库蓄水是不可能触发汶川地震的。”

易诱发地质灾害

据中广网2012年4月报道,2009年以来,三峡工程已经进行了3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据国内外水库建设的普遍规律,新建水库蓄水后至高水位初期3到5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巡视员、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柳源说,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发生的地质灾害灾(险)情超过70%为突发性地质灾害;部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受水库水位升降影响出现灾(险)情,且有逐渐增多趋势,要对一些需要进行搬迁避让的人员实行搬迁,大约涉及10万人左右。

前述新华网报道援引统计数据则显示,2008年9月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至2012年8月31日,三峡工程库区共发生新生地质灾害灾险情401起,其中湖北库区112起,重庆库区289起。

在这401起地质灾害险情中,绝大部分发生在试验性蓄水第一年(2008年),占总数的83%。此后,随着库岸逐步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发生率锐减,并渐趋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