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车软件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调用正规租车公司闲置的商务车资源来缓解“打车难”问题是否行之有效,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租车费用明显高于打车

用户通过大黄蜂打车软件平台租车,采取“时间+公里数”的计费方式。平台共提供经济型(科鲁兹等同级车)、舒适型(帕萨特等同级车)、商务型(GL8等同级车)、豪华型(奔驰S600等同级车)四种类型车辆供用户选择,每小时价格分别为30元、40元、50元、60元,每公里价格分别为3元、4元、5元、5元,超过1小时以每半小时计费。此外,23时-次日6时之间的用车,加收乘客50元夜间服务费;每次途经机场,收取50元机场服务费。

商务车与出租车的价格到底相差多少?早报记者分别以“南京路外滩”和“龙柏地区”为起讫点,经济型商务车预计76元(起步30元/小时+3元/公里),而宝马7等豪车则预计137元(起步60元/小时+5元/公里)。而早报记者通过丁丁地图搜索打车费用,则为47元,夜间62元。

再遇到打车难时,或许可以多花些钱,“短租”一辆商务车救急——在宣布合并半个多月后,两大打车软件“快的打车”和“大黄蜂”昨日宣布推出“商务专车”服务,正式进入“在线商务租车”市场。

这一服务中,大黄蜂提供租车平台和调度服务,而线下汽车租赁公司提供实际的商务车资源。这也是快的11月宣布收购大黄蜂后,在业务上最大的一次动作。

大黄蜂负责人认为,“商务车”服务的推出,将传统汽车租赁公司大量闲置的车辆资源,纳入到统一的打车平台,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用车需求,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也将缓解日益突出的打车难问题。但业内人士认为,在打车软件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调用正规租车公司闲置的商务车资源来缓解“打车难”问题是否行之有效,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目前该服务主要在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运行。

大黄蜂方面表示,快的&大黄蜂打车软件的未来,并不仅限于出租车和商务专车,而是希望能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更多出行服务。在继出租车、商务车之后,还将推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用手机可在线租车

据大黄蜂打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商务专车”服务已试运营一周左右,目前纳入平台可供预约的车辆已超过1000辆,而这一数据每天都在增长。这项服务与正规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计价标准公开透明,完全杜绝个人签约现象。同时,公司还为每个“商务车”订单购买了商业保险,为用户的出行提供服务保障。

在快的&大黄蜂打车软件中,用户只要通过操作几个步骤,即可在四种车型里选择下单。系统后台会将用户的碎片化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在短短数十秒内根据时间、地点匹配订单。计费方式上,则通过手机软件的智能定位系统自动计算时间和距离,如果用户发现驾驶员有绕路等行为,可以进行投诉。

对于短租租赁车的价格明显高于出租车,大黄蜂方面表示,该服务主要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未来随着入网车辆的规模逐渐扩大,预约叫车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服务质量监控方面,大黄蜂作为平台会对乘客的投诉作出反馈,而租赁车司机和乘客的不诚信行为都将有对应的处罚机制。

不过,这一服务目前并不接受现金付费,用户只能选择为账户充值(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或者绑定银行卡的方式进行付费。与淘宝购物通过支付宝付费类似,用户付的车费会先进入大黄蜂的后台系统,而不是直接付给租车公司或驾驶员。大黄蜂按一定的比例向每笔交易收取佣金,佣金比例按照不同类型公司有所不同,官方未透露具体比例。

运管处称仅限“Y”牌照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快的&大黄蜂推出“商务专车”服务,涉足在线租车市场,意味着打车软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开始走出原先以出租车为主的单一模式,涉足更多交通领域。而在未来,如果市场反响良好,其他打车软件或许也将跟进推出类似服务,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今年11月,快的打车宣布并购大黄蜂,可谓是“强强联合”。对于此次合并,快的负责人称,两大打车软件合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市场规模效益最优化,并不断推出新型服务。数据显示,两大打车软件合并后,新集团共覆盖全国45个城市,用户突破2000万,司机超过35万人。而接下来,快的&大黄蜂将会加速国际化布局,目前已经在部署香港、澳门地区的业务,明年将进入韩国、日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两者合并后推出新服务之举也反映出,在快的与嘀嘀打车竞争白热化的时刻,快的正在业务结构上进行调整,以期能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此前完全免费甚至要进行补贴的出租车打车业务,租车业务是纯粹的付费业务,能够为快的和大黄蜂带来实打实的收入。

大黄蜂新推的这一服务类似于美国打车公司Uber。Uber与全球各地的出租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合作,为一般用户提供租车服务。Uber向汽车公司收取提成,据称目前的周营收高达2000万美元,而整个公司估值也达到了30亿美元。Uber目前已经进入中国,有消息称,全球打车应用软件鼻祖Uber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并已入驻上海。

但事实上,Uber最早面向的是个人闲置的高端私家车,主要是各种豪华车型和SUV。然而,这种合作模式在中国却属于违规行为。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有关负责人就曾明确表示,如果与打车应用软件合作的车辆是私家车,那么其载客收费属于非法运营行为,交通执法部门将依法进行查处。而此次大黄蜂将触手伸到商务租赁车领域,被认为是借鉴吸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试图规避政策雷区。

对此,市运管处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这种用车服务属于租赁包车性质,是允许以“时间+距离”的方式来计费的,而相关规定也确实未对商务租赁车能否“短租”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过,根据规定,租赁车所属公司以及车辆本身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租赁运营资质,即仅限于“Y”牌照(如沪EY等)专用号的车辆。此外,根据相关规定,车内不能安装计价器。

新闻背景

打车软件生存现状:盈利模式不清晰部分已转行

从2011年底在北京上线的“摇摇招车”开始,打车软件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中商业模式最可期待的服务类应用程序之一。随着资本不断涌入,一时间,市场上30多款功能近似的打车软件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从目前来看,打车软件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来自嘀嘀、快的、大黄蜂3家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9月份,这3家公司已合计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预计全年投入将过亿元。“快的打车”首席运营官赵冬也表示,目前公司每月净支出几百万元,至少还要烧个半年到一年,两年之内都没有盈利的计划。

盈利模式还未清晰,再加上政府监管收紧,一些小的打车软件开始扛不住,风生水起的打车软件目前进入“洗牌期”。如合肥牛牛软件旗下的“51打车”被“快的打车”合并,上月“快的打车”和“大黄蜂”合并。

在“洗牌”中,有被“大鱼”吃掉的“小鱼”,也有另辟蹊径的“过客”。

在江苏南京,南亿迪纳公司曾是国内最早开发打车软件的企业之一。现该公司已转向货运信息物流平台,将打车软件的方式推向货运。公司负责人周晓刚表示,这款应用将以帮助货车司机获得最新货运需求作为卖点。

嘟嘟打车也放弃了这一市场,转而进入家政服务行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实用的打车软件不超过10款,今年年底不会超过5款,其他的或者转型、或者死掉,也不排除合作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