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2月22日专电(袁慧晶)贺岁片《私人定制》上映就引发观众观点PK,有人在笑过之后点赞电影“具有批判现实的锋芒”,也有人摇头吐槽冯导“成全了自己,恶心了别人”。无论对影片或赞或贬,电影最后的“道歉环节”都让人印象深刻,圆梦4人组面对雾霾、污染、林毁、地陷等环境问题,分别向大自然郑重道歉的场景,多少让观影人的心脏抽搐了一下。而这个略显社会责任感的“道歉环节”,被不少影评人评价“生硬、做作”。难道不该道歉吗?不,该道歉,而且不能“一歉了之”。

其实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冯导希望透过镜头反映环境问题,引起“有心人”的关注,然后起到改善作用。至少,片中那些道歉对象——难以得见蓝天的厚重雾霾、被砍伐得只剩最后一片绿洲的山林、大草原上接连的大煤坑、被污染得五光十色的湖水,既不是PS的,也不是技术合成的,而是真实存在。

我们不妨关心一下,这些雾霾、林毁、地陷、水污染的拍摄地还是老样子吗?今年的雾霾格外严重,雾霾的范围甚至从北方蔓延至南方。那林毁、地陷和水污染呢?距离电影的取景拍摄时间已有一段时间,当地政府有否做出应对加以改善?还是继续放任这些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直到被有心人“人肉”出这些场景的现实所在地?

第二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该谁道歉”。网友“小豆丁发言”发微博调侃道:“私人定制告诉了我:环境遭遇污染,需要道歉的是我们,而不仅是政府和企业”。无毋庸置疑,在环境治理上存在缺位、失语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仍在偷偷生产、大肆排放有害物质的“黑工厂”,是环境污染的重要“作案者”。而作为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自身,并为日常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道歉。

道歉之后的问题。这些关涉千秋万代子孙的事情仅仅“一歉了之”吗?不,还要“负责到底”“问责到底”,杜绝“不了了之”,用“前车之鉴”敲响“后事”的警钟。冯导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不让贺岁片太过沉重,删改了原本影片结尾杨重的一句台词“2013年就要过去了,我有点害怕它”。

道歉完了,我们理应做些什么。别让电影中那些沉重的画面按照原样保留下去,甚至恶化下去,别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害怕它”。

(原标题:向自然道歉:《私人定制》为我们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