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月2日电(记者 宋晓东)近日,郑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开通地铁新线路,再次把地铁乘车文明拉入公众视野。地铁车厢应否禁食,社会各方争议不断,但文明社会的构建应将制度设计智慧与公众民意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禁了之。

近年来,针对地铁禁食的争论持续不断,甚至还有乘客因此产生肢体冲突。郑州地铁1号线在开通前试乘阶段,乘客车厢内进食早餐曾引起全城热议,而2013年3月,武汉地铁还发生乘客因吃早餐遭阻,将热干面扣向拍照者的暴力冲突。

赞成地铁禁食的一方认为地铁是公共交通设施又是相对密闭空间,地铁禁食是对大多数乘客的尊重,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而反对方则认为现代都市生活时间紧、压力大,在地铁上吃早餐可以节省上班族时间,是人性化的自然需求,不应当被扼杀。

一面是公众道德和社会文明,一面是现实的人性需求,难能两全之时,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开始被采纳,地铁“禁食令”在多个城市出台。近日,《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进食;武汉地铁还对违规进食者开出了首张罚单;上海市也出台新版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新增地铁全面禁止饮食规定。此外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多地也都有地铁禁食规定。

地铁禁食争议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倡导城市文明,构建现代都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的人性化管理,部分公民团体甚至个体的合理需求都不应当简单地以服从大多数利益为由而被忽视甚至否定。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下达应当是建立在尊重民意和汇集民智的基础之上,而公众也应当学会从多维视角看待社会议题,尊重他人权益和意见。当社会中“人人相善其群”,以公序良俗教化心灵、呵护人性,文明于礼,不再依赖政策一刀切之时,真正的文明社会才能到来。

(原标题:地铁禁食:文明社会难一“禁”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