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月4日电(记者 吴俊)深圳2014年积分入户政策日前公布,新政策取消“高中学历”层次积分,对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奖励加分严格限制。不少网友指出深圳新政太过“苛刻”,广大农民工根本望尘莫及;且新政对“纳税大户”等大开绿灯,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值得商榷。

首先,深圳积分入户新政涉嫌“学历歧视”,将农民工拒之千里。新政策取消了“高中学历”层次积分,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此举旨在鼓励人才向高技能、专业型发展。深圳曾经大张旗鼓地宣称:深圳积分入户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取消学历限制”。可如今连“高中学历”都不算积分,高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就更没办法凑够积分了,学历成为他们最大的限制。深圳的这一新政岂不是出尔反尔?

第二,深圳新政对社会善举的奖励有所弱化,不利于倡导行善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深圳原有的积分入户政策规定,义工服务每满50小时积2分,最高不超过10分;但新政策却将义工服务奖励降低为最高不超过5分。以“志愿者之城”而著称的深圳,一直向人们传达着“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理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离“深圳人”这一梦想越来越遥远时,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城市无偿奉献吗?

第三, 深圳新政虽然提高了积分门槛,条件“苛刻”,但“纳税入户”还是毫无悬念地被保留下来。根据新政,个人所得税在3.5-4.6万元,可积30分;4.6-5.8万元,可积40分;依此类推,个人所得税13.4万元以上,可积100分。有网友指出:这一规定让申请人“自惭形秽”,看来深圳评价人才最直接的标准还是“经济实力”。还有网友指出:深圳的积分政策对社会善举的奖励积分一再设限,但对“纳税大户”却“上不封顶”,这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导向?

在当前的城乡二元格局之下,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城乡分配不均,造成了城市户籍的炙手可热,地方政府暂时设定门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地方政府设定的积分入户政策代表了一座城市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应当对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参与公共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等起到导向性作用。切不可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更不可“嫌贫爱富”,唯利是图。否则积分入户最终还是成了只有少数高学历、高收入者才能享受的福利政策,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将因此而寒心,这座城市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期待各个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积分入户的城市能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最合理的积分入户政策,吸引最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人才。同时,也期待我国的户籍限制和城乡差别早一日消除,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不再为了凑够积分而患得患失,而能将人生最宝贵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奋斗当中。(完)

(原标题:新华网评:深圳积分入户新政为何饱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