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股改革措施步步剑指发行“三高”,但新股发行暂停一年多引发的市场饥渴,仍然导致高价发行成为市场趋势。截至目前已有14只股票公告发行,其中,炬华科技与奥赛康的价格高于50元/股。

谁在推高新股价格?可见的是,“不打新,不成活”,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与大户近期投资主线的真实写照。

早报记者统计发现,在14只新股询价过程中,价格畸高的情况比比皆是,其中3家机构的5次申报价格(1个账户可报3次价格)是发行价的两倍以上。

思美传媒报价“虚高”

早报记者统计显示,14只新股各自的询价对象中,报价最高的10个机构给出的申报价格,平均价格比最终发行价格高出46.78%。

其中,思美传媒被推高的现象最为严重。报价最高的10个机构给出的申报价格均值为46.712元/股,而思美传媒的发行价格确定为25.18元/股,申报价比发行价高出85.51%。其中,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自营账户的3次报价分别是60元/股、54.6元/股与50.4元/股,分别比发行价高出138.28%、116.84%与100.16%。

此外,良信电器报价最高的10个机构给出的申报价格均值为34.74元/股,而该股最终的发行价格为19.1元/股,申报价比发行价高出81.88%与78.04%。其中,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的申报价是38.4元/股,高出发行价101.05%。

东源(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参与新宝股份询价时,申报价格达到21.1元/股。该股发行价为10.05元,这意味着上述股权投资基金的报价高于发行价的100.95%。

公募倾巢出动逢新必打

可见的是,在这场狂热的打新潮中,专业的A股市场投资方——公募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的询价原则“基本靠蒙”。

“新股发行改为以产品为询价对象后,为了提高中签率,一个公司旗下数十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同时参与报价,一次可以报3个价格,分布在不同的价位,广撒网多捞鱼。”某基金经理如此阐述当下公募基金参与询价的方式。

就连指数型基金产品也加入到打新队伍中。如大成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国泰沪深300、兴全沪深300均参与了新宝股份的询价。

另一个极端的案例是,为我武生物给出最高报价的10个询价对象被国泰基金公司一家包揽。国泰金鹏蓝筹价值混合、国泰保本混合、国泰金马稳健回报等9只公募基金以及由国泰基金公司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分别给出的申报价格在35-36.1元之间,均值达到35.697元/股,而我武生物的发行价为20.05元/股,上述10个询价对象的申报均价高于发行价78.04%。

广撒网的策略确实提高了基金公司的中签率。比如被剔除出我武生物报价的国泰保本混合中签安控科技、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一组合均中签天赐材料。天保重装的最高询价对象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混合中签全通教育。

“牛散”豪掷24亿博中签

本轮新股发行中,“豪掷千金”打新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专利。由于网下发行最低申购量都在百万股以上,对于个人投资者的资金门槛提出了很高要求,具有千万资金级别自有投资资金的个人投资者才能获得入场券,而事实上,“牛散”们动用的成本远不止如此,“广撒网”的功力不输于公募基金。

以散户“陈学东”为例,其分别参与奥赛康等6只新股的询价。其中,询价奥赛康动用6.8亿元,光洋股份2.3亿元,天赐材料动用4.5亿元,良信电器动用3.9亿元,纽威股份动用3.8亿元,全通教育动用2.8亿元,累计投入资金高达24亿元,其对良信电器的报价因过高而被剔除,最终,陈学东以17.68元/股的价格获配99万股纽威股份。

“陈学东”的案例其实比比皆是。另一位牛散“黄炽恒”获配70.38万股新宝股份,而其同时参与了思美传媒、奥赛康与天赐新材的报价,合计动用资金1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