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部署2014年的工作重点时强调,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切实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同时召开的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将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防范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冲击。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特别是双向流动冲击,将成为新的一年风险防范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两年,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变化特征比较明显。比如2012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出“一波三折”迹象,第一季度资金流入,第二、第三季度资金流出,第四季度资金流出放缓,年底12月份再次呈现较大规模净流入。到了2013年,这种双向波动的特征依然延续,当年新增外汇占款的大幅波动就可见一斑———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创纪录地超过6800亿元,前四个月新增合计1.5万亿元,此后新增外汇占款急剧下降,6月、7月连续负增长,自8月开始新增外汇占款再度大幅增加,10月新增额接近4500亿元,11月约为4000亿元。

跨境资本大幅波动的背后,自然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进出口贸易额正常波动的原因,也有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资金跨境流动的情况,但是,在正常的顺逆差与基于真实贸易的套期保值之外,不少借虚假贸易渠道进出的“热钱”,成为影响2013年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日,海关总署公布的2013年外贸数据显示,全年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使得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但是,对于2013年的数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坦言,这个突破历史规模的数据,并未挤出2013年一度猖獗的套利贸易数据。

以虚假贸易形式流入国内的“热钱”规模到底有多大,这是各界非常关心的话题。有美国学者近日计算称,2013年全年共有超过1000亿美元“热钱”通过伪造发票流入中国内地。暂且不说此数字准确与否,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跨境资本双向波动中,净流入国内的资金规模不可小视。

为应对跨境资金流入,特别是为遏制虚假贸易带来的资金异常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2013年两度出台相关预案。5月份下发《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较大的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函;12月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这两项举措着眼于从银行端堵漏洞,加强对银行贸易融资的管理,有效打击了企业借道虚假贸易进行外汇套利的冲动。

即便如此,在新的一年里,由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影响汇率走势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较多,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任务依然严峻。

向外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渐退出,对美国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政策的溢出效应将有多大,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早在去年7月下旬,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2013年上半年外汇形势答记者问时就表示,2013年5月份以来,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逐步增强,国际资本有从新兴市场逐步撤离的迹象,MSCI新兴经济体股票指数和货币指数均下跌超过10%。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量宽政策的退出,将可能导致以往看好新兴经济体前景的资金大量外流,进而带来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市场的波动。

向内看,中国经济有望仍保持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新一轮改革也将再度激发市场活力,这有助于继续增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但同时,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较大,这也会造成市场预期变化和人民币资产溢价水平变化,进而影响跨境资金流动走势。

正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跨境资金双向波动的特征将会延续。而这种波动的不确定性,必然将给国内流动性管理提出新的考验,也就是说,如何防范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冲击,将成为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需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角度看,需要加快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资金异常流入的政策预案,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风险都要准备好应对政策,严厉打击违规的跨境资金流动。

作者: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