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16日电(张华迎、孟昭丽)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衣锦坊水榭戏台旁,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深情地凝望着这个经常上演闽剧的舞台,举手顿足间目光有些许动容和沉醉。他偶尔还会闭上双眼,不自觉地发出咿咿呀呀的附和声,周围的喧嚣似乎都已经离他远去。

这位老人就是2008年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周祥光。在福州,他的作品《王茂生进酒》《王莲莲拜香》等闽剧常年在民间传唱,广受欢迎,那些表现平常百姓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深深吸引着观众。

坚守在闽剧剧本创作的第一线的周祥光心中始终有一个梦:让闽剧艺术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为此,他不仅用自己的一支妙笔为喜爱闽剧的观众们奉献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戏曲,还利用自己在业界的影响力帮助和扶持一大批有志于从事闽剧创作的年轻人。

“闽剧是现存的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闽东、闽中和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起源于明代末期福州出现的 儒林班 ,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周祥光说。

据悉,闽剧位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其在唱腔、曲牌、舞美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以唱腔为例,既有粗犷激越的“江湖调”,也有典雅婉约的“逗腔”,还有清新活泼的“小调”等。

新中国成立后,闽剧经历了两个较快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至60年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和优秀剧目。改革开放以来,闽剧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春天,2006年5月,闽剧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祥光出生在闽剧之乡福清,从小就喜爱听闽剧。他说:“小时候在农村,除了戏曲,没有什么其他娱乐方式,所以经常去看戏,闽剧中舞蹈化的动作和音乐化的对白深深地吸引了我,久而久之我就对闽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路走来,58岁的周祥光已经和闽剧打了34年交道,已是国家二级编剧的他共创作了40多个剧本,作品《拜石记》在1993年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他一举成名。

“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老百姓写戏的。”周祥光说,他所创作的剧本写的都是小人物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后继人才缺乏是很多戏曲所面临的问题,但周祥光对闽剧表示乐观。在他看来,许多艺术学校专门培养闽剧人才,每年都有年轻的艺人进入剧团,为闽剧演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闽剧编剧人才方面情况亦是如此。他说:“从最近刚刚结束的 福州市戏剧征文大赛 报送的36部作品看,青年编剧的剧本占其中的大多数,所以说短期内应该不会存在年龄断层的问题。”

多年来,闽剧工作者们一直在为如何吸引青年观众而默默努力着。“其实这些年来,闽剧在无论是在唱腔、舞美,还是在舞台节奏等方面,都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而且我们也一直试图采用诸如闽剧进校园、闽剧进幼儿园等方式留住年轻观众群体。”

“一些文化界人士认为闽剧会灭亡。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许多专家学者就不断讨论戏曲何时消亡,现在看来戏曲仍有其生命力,闽剧也是如此。”周祥光说,“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守住闽剧现有的自留地,让闽剧继续维持现有的演员和观众规模,从而保证这一古老剧种在复苏的同时,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原标题:百年老剧闽剧在传承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