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态度真诚,加强引导,讲究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与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比,参与第二批活动的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接触更直接、联系更紧密,存在的问题群众感受更深切、更直接、反映也更强烈。基层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存在问题,达到预期效果,离不开群众参与、离不开“群众指点”。

要靠群众“点”毛病。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基层党员干部长期与普通群众面对面、朝夕相处,哪些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哪些干部精神松懈,推诿扯皮,哪些干部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群众看得最清楚,心里最有数,也最有发言权。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是治病的“良药”。要敞开大门搞活动,请群众进来点毛病,不搞封闭运行、体内循环,更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从而使病灶查的更清,病因找的更准,真正触及问题实质、挖到思想深处,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

要靠群众“摆”问题。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在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大如天。如果教育实践活动没有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没有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就等于“白走一趟”、“一阵风”。再感同身受也不及身处其境,群众的利益问题既要靠上级找,更要靠群众自己摆。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做到问需于民,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使那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使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发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要靠群众“指”方向。检验活动好坏的标准是群众答不答应、群众满不满意、群众高不高兴。走群众路线重在走出成绩、走出效果,重在得到群众肯定,受到群众认可。当前,有的地方在制定整改措施上,搞领导“拍板子”,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刀切:让适合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不顾群众意愿让群众住进“高楼”……结果适得其反,让活动起到了反效果。整改措施好不好,要在群众身上找一找。各级党员干部要积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整改措施更符合当地实际,更符合群众需要,从而真正把群众路线走到人民心坎上,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河北沧州 蔡玉洁

(原标题:走好“群众路线”要靠“群众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