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题:中国的空气不需要“颜色”

新华社记者 陈思武

最近几年,要说哪一种天气现象最为中国老百姓所诟病,肯定非雾霾莫属。

大面积雾霾来袭时,中国的空气似乎违反常识——它是有“颜色”的,也是有“味道”的——民众对雾霾的这种感观直觉,恰恰反映了中国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把空气染成灰色的直接“元凶”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被认为是其中最大的污染源。

毋庸讳言,与欧美或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雾霾频发,空气质量总体上不算好,不少城市的竞争力也因此受损。很不幸,中国似乎正在重蹈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放任雾霾问题不断恶化,就好比屋脏而不知扫,体污而不知清,其结果只会姑息污染者,助长社会的懈怠情绪,造成环境危机重重,最终难逃时间的惩罚和历史的审判。

中央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当前雾霾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已超出大多数民众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如此生态赤字,治理雾霾的紧迫性、艰巨性不可低估。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关键一环,治好大气污染这个顽症避无可避。雾霾治理不好,中国的现代化就要大打折扣。

因此,防治雾霾不是可有可无,不是无关宏旨,而是关系到13亿人民的福祉、攸关中华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能不能迎难而上有效治理雾霾,正是中国有没有决心和能力面向未来的一块试金石。

雾霾本身不会要求任何机构和个人认错,它只会以导致呼吸道和心肺疾病高发等方式去惩罚工作生活其间的人们,无论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也不分性别或年龄。

雾霾之害,显而易见。它的产生并非一地一时之过,背后既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粗放的原因,又有企业罔顾公众利益违法违规排放污染物的原因,更有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升等客观事实。

同样,治理大气污染也非一时之功。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有其惯性,政府政策、官员思维、民众认识也有惯性和惰性,不是一个部门或地区就能独自解决的,必须举全社会之力,打一场治霾的“人民战争”。

国务院已经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也纷纷出台有关条例和签署责任书,为防治雾霾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但治霾的关键在于执行力和领导力,政府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监管和责任追究,全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也要因应有关环保要求,面临升级转型的压力。

资本是逐利的,人是自私的,所以寄望于市场的道德自觉来防治雾霾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

对当前中国来说,清新空气也是一种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发展经济要有底线,跨过生态保护红线的人必须受到惩罚。

治理雾霾,袖手旁观很容易,身体力行却很难,共呼吸者当共行。只有空气恢复到无色无味的透明状态,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时代才会真的到来。

(原标题:评论:中国的空气不需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