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月29日电(记者杨洪涛)“去年我卖蓝莓鲜果收入5万元左右,今年产量预计会大幅增加,除去成本,保守估计能纯收入10多万元。”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宣威镇光明村蓝莓种植大户、60岁的村民王家齐说。

老王告诉记者,2010年他以每亩山地300元、每亩荒山15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亩土地用来种植蓝莓,现在已经陆续挂果。“我种的蓝莓卖到附近的凯里市、四川成都等地,忙的时候,要同时雇10多个人来摘蓝莓果。”老王说,今年他又新增加了35亩的种植面积。

如今,在黔东南地区的大山深处,像老王这样的蓝莓种植农户越来越多。而在10多年前,当地群众对蓝莓还几乎一无所知。

2000年,麻江县的科研人员对美国蓝莓进行引种栽培获得成功后,建立了我国西南地区第一个蓝莓试验基地。10多年来,在贵州省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攻克繁殖、培育技术,为蓝莓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无公害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吸引外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蓝莓产业。麻江黔甬蓝莓有限公司经理杨鹤亭是浙江人,2005年开始到麻江县投资,现在已经建有蓝莓基地1000余亩,并开发出蓝莓汁、蓝莓果酱、蓝莓红酒、蓝莓白兰地、蓝莓糖果等一系列的产品,极大延长了产业链。

“当时种是示范给老百姓看,现在我主要做加工了。”杨鹤亭说,他在当地建成的蓝莓加工厂已经投产,“以后再也不用把蓝莓运回浙江,加工后再拉回来了”。

据宣威镇光明村副主任秦建凯介绍,起初老百姓不敢种,怕种出来卖不出去,村干部们就带头种给群众看,他已经投资80多万元种了200多亩了。村两委的每个班子成员都带动2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种植,截至目前,全村有54户农户种植蓝莓460多亩。

生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更多群众致富。徐先群是麻江县一家蓝莓经营店的老板,去年蓝莓酒、蓝莓鲜果等系列产品的营业额达100多万元。“等过完春节后,我打算到凯里再开一家店。”徐先群说。

据了解,目前蓝莓种植已经扩展到周边的凯里市、黄平县、雷山县等多个县市。按照当地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蓝莓生产基地,蓝莓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原标题:贵州:科技支撑蓝莓成就山区脱贫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