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2月3日电(记者 吴光于)“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眼里是圣洁的太阳……”在广袤的青藏高原,这首脍炙人口的《康巴汉子》唱出了草原民族对马的深厚感情。

在中国藏区,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道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伴随游牧民族从远古走来的骏马,已渐渐淡出草原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马匹还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牧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清晨,男人们骑着骏马赶着牛羊去放牧,夜晚披着晚霞回到帐篷。“骑在马背上在巴塘草原上跑得哟,比风还要快,那可是比坐任何小轿车都快活!”回忆着过去的岁月,57岁的扎囊脸上浮现欢喜的笑容。

上世纪90年代末,摩托车出现在扎囊的家乡。当时一辆五羊牌摩托车1万多元,和一匹好马的价格差不多。年轻人迷恋马达轰鸣的声音和脚下轻踩便能疾驰的速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骑摩托车代替骑马来放牧。

2003年,扎囊一家响应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告别了家乡巴塘草原,搬到县上。临别前,他将心爱的6匹马交给亲戚照料。“死的死,放的放,后来再也没见过。”说到这里,他的神色有些悲伤。

2009年,民航客机第一次降落在玉树。同年,一条一级公路从结古镇延伸到扎囊的老家。过去骑马需要5个小时的路途,如今坐车半个小时就能抵达。

在草原上,马匹逐渐被视为牧人的负担——既卖不出好价格,食量还很大——一匹马需要大约3只羊单位的草料。在玉树州治多县,2007年,一匹成年公马的价格一度降到了700元——还不及两只羊。

中国农业部统计数字表明,从1977年到2006年,中国马匹数量减少了37.2%。作为马匹重要产区的青海藏区,牧场中越来越难觅骏马的身影。

唯一能够慰藉扎囊心中对骏马的思念的,是每年夏天玉树举行的赛马会。在这个规模超过10万人的盛会上,人们除了观看骑手们精湛的技艺和骏马雄健的步伐外,还能欣赏到歌舞表演、服饰展示,并从自发形成的集市上买到许多新鲜玩意。

从西藏的那曲到甘肃的玛曲,从四川的理塘到云南的香格里拉,当马背生活渐行渐远,承载着人们对骏马深厚情感的赛马会在各藏区蓬勃兴起。

来自新疆、内蒙古甚至内地的良驹,与青藏高原上的骏马一起成为各地举办的赛马会上的主角。一场比赛下来,冠军的奖金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这不仅重新抬高了马的身价,也给人们带来了商机。一个新兴的职业——职业骑手也应运而生。来自玉树市甘达村21岁的索南扎西在2013年夏天辗转玉树州内各地参加了26场赛马比赛,为自己挣得了3万多元的收入。

在玉树州囊谦县毛庄乡,12名藏族妇女用牦牛毛编织成的传统马鞍、马笼头、缰绳、马颈环、马鞭子、放牧用的甩石带成为抢手货,她们的合作社成立3个月,就收到10万元订单。

在青海湖畔金银滩,牧民旦木争才郎价值30万元的汗血马不仅为他赢得了一场场赛马比赛,还为他的草原牧家乐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他家一年靠旅游就有40多万元的收入。

“马从生产资料到娱乐工具的角色转变根源在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它作为陪伴这个民族千年的伙伴,承载了人们对故乡和历史的特殊情感。虽然马已淡出现实生活,但赛马依然能作为民族的精神符号被铭记和传扬。”玉树州博物馆馆长、民俗学者尼玛江才说。

(原标题:马匹渐渐淡出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