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春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将作为我省中小学必修课

本报讯(记者 柯美杰)昨日,省教育厅介绍,我省从今年春季开始,在全省中小学统一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

提倡“1+X”方式

今年春季开始,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将安排每周一个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安排每两周一个课时。

省教育厅提倡生命安全教育课采取“1+X”方式进行。“1”即一周一个课时进课表;“X”即学校每天灵活安排少量时间,多形式地组织生命安全教育活动、逃生演练及其他实践技能操练,让学生强化意识、巩固效果、掌握技能并形成习惯。

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中小学已经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各校还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生命安全教育课于今年开学后将按照要求全面开展。

考查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以中小学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生命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为了保证相关课程保质保量开足开齐,省教育厅将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地方必修课程,并将对各地工作情况组织专项督查。

按照要求,在学生完成规定课时的前提下,将对学生实行以考查为主要形式的描述性评价。小学生的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素质报告单,初、高中生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