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2月14日电(记者 梁爱平)陕西省治污降霾开始向“硬骨头”开刀:有45年历史、拥有近千名职工的咸阳氮肥厂,因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日前被关闭拆除。

咸阳氮肥厂始建于1969年,年产合成氨能力4万吨。由于企业建厂早,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耗能高、污染重,且地处咸阳主城区北大门,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和对外形象。咸阳市从可持续发展和全市人民福祉考虑,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狠劲,决定对氮肥厂实施依法破产关闭,达到淘汰落后产能和妥善安置职工的双重目的。

咸阳市委书记姜锋介绍,咸阳氮肥厂关闭及职工安置共需费用2.93亿元,在核销外欠债务、变现现有资产后缺口仍达1.24亿元。咸阳市多措并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有力地推进了咸阳氮肥厂关闭的进程。目前,职工安置赔付工作即将结束。

姜锋说,咸阳氮肥厂的关闭,每年可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7吨、氨氮排放量114.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6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7吨,将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早日再现“碧水蓝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原标题:陕西重拳治霾 有45年历史的咸阳氮肥厂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