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2月21日电(闵任之)国人一生要办103个证!近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手持3.8米长的“人在证途”图表,引起社会关注。不少网友吐槽:“我们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

103个证件,折射的不仅仅是“办证多”,更是“办证难”。老百姓怕办证,怕的是办证程序的复杂,怕的是办事单位的脸色。“北漂小伙办护照跑6趟”“河南孕妇4月内跑近20趟”,无一不暴露出“中国式办证”过程中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办证难”滋生了权力寻租的土壤,孕育了腐败的温床,让一些本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问题,长期笼罩在权力、利益、冷漠和不作为的阴影之下,这些正是为老百姓所诟病的症结所在。

终结“人在证途”必须对症下药。在新媒体、移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用先进技术来简化证件的数量和办证流程,打破各部门之间孤立、僵化的信息孤岛,用科技手段来逐步实现“一证行天下”的目标,理论上讲并不是难题。但治“标”更要治“本”,更重要的“本”在于,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我们是否有勇气清除在行政管理中隐藏的官僚意识、利益分割的顽疾?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当头炮”,有关办证的新政策不断出台,这些都表明政府在面对改革阻力时壮士断腕的决心。在简政放权背景下的“减证”,减掉的不仅仅是证件的数量、审批的流程,更是减掉办证单位的不良作风、官僚意识和腐败的灰色空间。

(原标题:终结“人在证途”关键在清除行政管理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