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 3月2日下午,雨时断时续,乐声震耳欲聋,3万多名帕特拉狂欢节的表演者盛装行进在这座希腊第三大城市的大街上。他们有的头顶拖布,有的脚踩高跷,还有人把自己装进茶壶或关进鸟笼……帕特拉人用绚丽的彩车、奇异的服装和轻快的舞步,庆祝春天的到来。

帕特拉市政委员赫里斯托普洛在彩车游行现场向记者表示,以欧洲的标准来说,帕特拉狂欢节的规模很大,而这种大规模“也正是帕特拉狂欢节成功的秘密”。帕特拉市长迪马拉斯说:“帕特拉狂欢节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历史和特性的一部分……它也成为这个城市抵御债务危机的一道堤坝——这次危机给整个社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参加者们把危机变成了一个带来乐观情绪的杠杆。狂欢节不承认危机,因为它是进步和发展的同义词。”

2日晚,人们的注意力从街道和广场转移到了帕特拉港。晚上9点30分左右,当选为今年“狂欢节国王”的彩车在帕特拉港的海面上被付之一炬,稍后约20分钟的烟花表演将帕特拉的夜空装点得宛如仙境。

午夜时分,人们渐渐散去,并开始筹划下一个狂欢节。

同日,克罗地亚里耶卡国际狂欢节大巡游热闹举行,来自克罗地亚、意大利、玻利维亚和匈牙利等7个国家的117支代表队、1万多人参加巡游。

各代表队通过花车、面具、脸谱、服饰、表演等展示不同地区民俗与传统。克罗地亚本土代表队让观众感到亲切,而玻利维亚代表队带来的拉美风情令观众耳目一新。人们在狂欢中体味世界的丰富和文化的多样。

巡游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辆巨大的“中国龙”巡游车。龙头由卡车牵引,龙身与龙尾由来自附近克尔克岛的120名居民托起。他们身穿中国传统服装,背上写着大大的汉字“爱”。

狂欢节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说威尼斯狂欢节的特点是面具、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特点是桑巴舞的话,那么里耶卡狂欢节的看点则是民俗,比如“撞铃者”表演。

“撞铃者”登场了,他们戴着牛头面具,手持木杖,腰后别着金属铃铛,边走边扭动胯部,铃铛随之发出清脆响声,不时他们还相互击撞铃铛,制造更大的声响。别具一格的装束,原汁原味的表演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撞铃者”表演发源于里耶卡周边的村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村民们最初的用意是用面具和声响驱赶敌人。2009年这一传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狂欢节在4个小时的花车大游行后落下帷幕。

利马索尔市市长安德里亚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狂欢节花车大游行比预计的规模要大得多,参加游行的人数以及观众人数有望创造历史纪录。

据了解,参加今年利马索尔狂欢节游行的人数在1.2万人左右,几公里的游行线路两旁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有十几万人之多。

利马索尔狂欢节是塞浦路斯规模最大的狂欢节,有130年的历史,今年的狂欢节从2月17日开始,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塞浦路斯华人华侨友好协会也组织了一个50多人的游行队伍参加利马索尔狂欢节大游行,华人们在游行时表演了舞龙、舞狮、扇子舞和秧歌舞,向塞浦路斯人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记者刘咏秋、陈占杰、薛群、黄亚男)

(原标题:欧洲三地狂欢节 音乐欢笑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