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克兰危机后一直沉默的普京终于在3月4日发声,与记者们的开放式对谈虽然不具有官方声明性质,但从中传递出了许多信号。择其要者有三点。

一是对乌克兰临时政权进一步施压。当天普京刚刚下令西部军队完成预定军演任务回到驻地。为了防止这一举措被外界误读,普京在讲话中极其严厉地批评了现在的乌克兰临时政权,称其为“违反宪法的政变和军事夺权”,认为临时政权中除了议会所有机构都不具有合法性。在是否向乌克兰派兵问题上,也表示“目前没有必要,但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普京还首次暗示,不光是克里米亚,乌克兰所有地区的人民都有权参与国家的重大政治变革,甚至自主决定其命运。事实上,顿涅茨克州州委员会已经决定举行有关本州地位的全民公决,敖德萨州也正在讨论此事。这不仅印证了目前基辅临时政权对东南部地区的不断失控,更显示出了将来乌克兰走向联邦制的可能。这对于独立后就以中央集权为基本治理模式的乌克兰共和国,无疑是极大的历史倒退。

二是争取乌克兰民心。普京认同乌克兰的“腐败已经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因此乌克兰“人民当然想要改变”。他甚至表示,即便亚努科维奇现在仍是俄罗斯承认的乌克兰合法总统,但“已没有政治未来”。他也早就告诫过后者,不要再竞选第二任总统。如果说这些表态还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奈,在乌克兰最关注的克里米亚问题上,普京则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立场——“不会考虑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方案”。显然这是要让乌克兰人民吃颗定心丸,俄罗斯决不会做损害自己斯拉夫兄弟的事。这也印证了笔者此前的一个判断,普京在克里米亚的目的并非如一些分析所称的肢解乌克兰,而是迫使基辅建立起一个俄国可以接受的中央政权。至于谁主政倒不是其关心的。打压临时政权和争取乌克兰民心,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将来的大选。普京在讲话中也含蓄地表明了这一点,希望乌克兰的新政权“推行的内政外交及经济政策是为了全民族的使命”。

在确认克里姆林宫的真正目标后,回过头来再看俄罗斯驻军在克里米亚的举措,以及普京讲话中多次强调的,“绝不与乌克兰人民为敌”,“完全符合国际法的普遍准则”,保卫平民的“人道主义使命”,可以基本判定,俄罗斯如果出兵,真正目的就是维护在乌的既有利益,为此很可能会只采取维和部队之类的战术行动。所谓俄乌战争乃至俄罗斯与北约的战争只是带有想象力的推测。由于双方实力的悬殊对比和手段上的极不对等,乌克兰危机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相应的顶点。除非出现普京所说的“极端情形”,未来不会重演2008年的俄格战争。

市场在面对危机时恐慌是很自然的,但只有对危机在政治层面的分析,才能避免误判和误信。正所谓得大势者得天下。

录入编辑: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