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5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11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进口137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贸易顺差-229.89亿美元,为2012年3月以来最大逆差。

一般来说,受中国农历春节的影响,每年的一季度前两个月企业开工不足,2月份进出口额都将随之大幅回落,从2010到2013年的2月份出口、进口环比增速分别为-24.7%、-15.1%。今年2月份进出口总值环比增速-34.3%,出口增速-44.9%,进口增速-21.8%,延续了这一规律。今年2月份进出口环比降幅显著大于近几年数值,对1月份外贸数据超预期增长起到平抑作用。

季节性因素、高基数效应以及外贸订单的持续下降导致2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到4年来新低。

一是受季节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法定假期从1月末到2月上旬,应将两个月出口数据关联分析。微观企业节后恢复生产和经营需要时间问题,考虑到大量劳动力在元宵节后才返回企业,为了避免春节假期对生产的影响,企业赶在1月抢生产,完成外贸订单,本应在2月出口的商品提前至1月出口,保证了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达到10.6%的超预期高位,使得2月份出口规模下降,出现同比增速大幅逆转到-18.1%。春节长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货时间安排,对今年1、2月外贸造成错位显现,若将两个月出口数据合在一起分析,今年1、2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速为-1.6%,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二是受到去年同期出口高基数影响,拉低了同比增速。出口增速大幅下跌超出市场普遍预测,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2月份的高基数,2013年2月份出口值1393.7亿美元,增速21.8%。若将1、2月份数据合计分析,去年前两个月出口合计同比增速达到23.6%,对今年前两月依然具有高基数效应。

三是根据历史经验,新出口订单数据领先出口数据1个季度左右,我国制造业PMI的新出口订单项已连续3月下跌并低于枯荣线,今年前两月分别为48.2、46.5,与出口增速下跌相互印证。

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下降,预示出口贸易加速转型。从出口产品结构看,2月份机电、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等7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急速下跌,其中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同比增速跌幅分别达到-37%、-24%、-28%。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但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持续,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和低价的上升,加工产业线和外贸订单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政府层面已高度重视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鼓励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

五是2月份对欧、美、日、东盟、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集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其中对港出口跌幅最大。欧美经济复苏的总体态势不变,但近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欧洲私人部门贷款总额持续低迷,M3货币供应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央行一度考虑采用QE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美国受到严重的雪灾天气影响,导致短期内出现经济疲软现象;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影响了双方外贸发展。由于去年同期热钱流入导致虚假贸易,对港出口的高基数拖累今年2月份出口,对香港出口增速跌至-24.3%的低谷。

值得关注的是,在出口增速猛降的同时,近期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快速的贬值。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大规模贸易逆差的出现,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供求关系发生了转变,使得人民币出现了阶段性的贬值。二是可能也存在官方顺势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弱,进而打破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一方面,受美国退出QE影响,新兴国家汇率大跌导致资金外逃,中国成为热钱流入的重要目的地,1月末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创近3个月新高达到4374亿元,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为了遏制国际热钱流入,引导人民币小幅贬值成为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出口大幅下降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2月24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就提到2月份出口数据将出现异常,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广东、江苏开展外贸形势专题调研时指出要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表现出对出口形势恶化的担忧,预示着当前粗放型出口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为了保护处于转型时期的出口型制造企业,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贬值也有利于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

基数效应保证2月份进口增速与上月持平,对资源、能源、农产品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强烈。

一是2月进口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低基数有关。去年2月进口增速处于-15%的低位,对今年2月份进口增速有较强的拉升作用。虽然2月份进口比1月份降幅达到-21.8%,但受到基数效应影响仍然保持了10%的同比增速。

二是去年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和促进进口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保证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向好,保证了进口增速趋稳。虽然受季节因素影响,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弱势下跌迹象,PPI低位运行,反映出经济增长或出现疲态,但制造业PMI仍然保持在高于荣枯线的位置,表明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的一定内生动力,对进口有较强的需求。随着春节假期影响的消除,西部大开发、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增长企稳回暖,经济景气指标有望回升。

三是按照进口商品类别来看,反映微观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能源、上游原材料产品,以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增速较快,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出现下跌。今年前2个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同比增加54.2%,进口均价下跌10.7%;未锻造铝及铝材增加78.8%,进口均价下跌30.8%;原油增加11.5%,进口均价下跌3.8%;大豆增加40.1%,进口均价为下跌10.9%。大宗商品的进口反映出企业囤货需求的增加,为春节后恢复生产做准备,同时由于人民币持续出现贬值预期,赶在进口商品价格处于低位时候加大进口力度。

预计下月起出口同比增速将回归增长常态。部分新兴国家出现资金外流和货币大幅贬值,导致经济放缓。近期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危机已经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该区域的冲突仍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未来世界经济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调低全年外贸增速目标也是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过欧美经济复苏的态势仍在持续,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标仍保持在高位,美国近期就业数据持续超出预期,随着天气转暖美国将摆脱雪灾影响,生产的复苏将提升对外需求。此外,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性贬值,对出口增长带来利好。因此,预计3月份出口增速将回归增长态势。

预计未来进口增速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两会过后将有一大批投资项目上马,进口商品的需求很有可能逐步增加。我国将继续实施贸易平衡发展战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拟达到平抑贸易顺差和优化贸易结构的目的。此外,进入3月份后春节因素的影响将完全消除,企业生产进入旺季,促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商品的进口。两会期间“改革”成为最多提及的字眼,环境保护的呼声强烈,将对污染性强的资源型产品进口有一定的抑制。综合以上因素,预计3月份进口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