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记者 王俊景)李克强总理13日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欧贸易的问题时表示,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妥善协商,就可以像“光伏案”那样解决问题,不要因为个案,“丢掉 中欧是最大贸易伙伴 的帽子。”

“光伏个案”是指2012年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启动“双反”调查,这一极具破坏性的保护主义措施给中欧经贸关系正常发展蒙上了阴影。去年,李克强在出访欧洲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反对欧委会的动议,认为欧盟的措施损人不利己。最终,多个欧盟成员国投票反对欧委会的决定,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和解,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光伏产品纠纷是当时中欧关系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但主旋律依然动听。2013年,中欧双方贸易额是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2.1%,欧盟28国对华直接投资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中国对欧盟累计直接投资36.2亿美元,增加6.2%。这些数据都表明,中欧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加强经贸合作可实现双赢。

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是大趋势。李克强指出,中欧正在进行投资协定谈判,只要双方能够对等、公平、便利地推进,为企业创造条件,相信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一定会不断攀升,经济融合度也会不断加深。因光伏产品纠纷的个案而影响到中欧关系的全局,是万万不可取的。

中欧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文明和两大市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益于双方,也有益于世界。习近平主席将于3月下旬出访欧洲,这是中国为推进中欧关系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相信此行可进一步促进中欧贸易合作,开辟中欧关系的新篇章。

(原标题:李克强:勿因个案影响中欧关系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