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CAFAM双年展展览现场

艺术评论:这次展览为何把策展这样“无形的手”置于前景?

王璜生: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人机制形成于1990年代中。在我的经验中,早期的策展人会强调展览的理论出发点、问题意识、探索角度等等,关注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个人与艺术间的关系等等。一直以来我都坚持策展要有立场、有角度,有理论视点与挖掘深度。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实际操作,大家对策展人机制,也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理论的共识,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这个过程里也出现过一些策展人泛滥的现象。而策展作为一门专业、一个学科,是有它的专业性要求的。

艺术评论:这种标准怎么界定?

王璜生:首先策展是一个专业,而目前很多策展人的专业化程度不够。现在的情况是,策展人没有一个准入门槛,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其次,有了门槛之后必须有标准。国际上的策展人大致分为美术馆、机构的策展人和民间独立的策展人。前者与美术馆、文化机构,也与公众、藏品的关系都会相对固定,而后者虽然身份独立,但不管他在民间空间策展或在美术馆空间策展,总有一种行业中被认可、约定俗成的标准和操作方式,在一个展览的方方面面比如资金、学术主题、艺术家联络、布展、公共教育等等都有自觉的思考与规划。但这种思考和规划,在中国策展人的身上有很多是难以实现的。中国的美术馆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是貌合神离的,不是一起推动共同利益的达成,而是各管各,各个系统都做自己的局部工作,导致策展人的工作及效果很难较好地实行和实现。

艺术评论:那您心目中“谁可以当策展人”?

王璜生:讨论谁可以当策展人,不如讨论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关于策展人的共识:通过社会评判机制,建立策展人的淘汰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策展机制。比如如果一个美术馆能有它的评判机制,那就可以以它的标准去寻找独立策展人合作,而合作的效果,则通过业界、公众、包括媒体的反馈体现,形成比较良性的互动效果。但这一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艺术评论:国外有这样的机制可以参考吗?

王璜生:比如国外美术馆的策展人,因为有一个相对较良好的环境与机制,他们有更为规范、更利于发挥的土壤。比如说美术馆往往会有专门部门负责融资问题,所以展览的资金问题就不用策展人操心(中国的策展人有时要以学术换资金),比如机构也会运用自己的号召力,组织和调动艺术家、藏品及一切可能性。这样的策展,就可以更专业更单纯、专注地组织展览,进行学术上的表达与研究。

民间独立策展人的工作则更灵活。在国外,策展有被社会共同支持的机制,展览资金可以向基金会申请。但基金会有自己严格的审核机制,比如对资金的流向,展览价值、效果的预判等。这就要求策展人在提出申请要求的时候,已经审慎地考虑过自己方案的完整性、可行性。同时,它也会有比较健全的评判机制,比如一个策展人申请到一笔钱做展览,但展览的反响,无论公众、媒体还是批评界都很差,下次他可能无法再在这个基金会申请资金,乃至其他基金会也会在他申请时考虑到这个记录的存在。这种机制迫使策展人对他的工作极其在意。而不像中国的策展环境,美术馆只管租场地赚钱,策展人要费力找钱,出资机构又有自己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影响策展人的学术态度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