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去年台湾辅仁大学发生首宗大陆学生自杀案,当时原本到台湾替独子庆生的刘珊,却带着悲痛离开;上月她化身辅大旁听生,希望借着学习延续儿子的“生命”。

到台湾前的刘珊,是福州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持人;上月以访问学者名义到台湾,目前在辅仁大学研修两门课。

“再次踏上台湾,美得依旧令人羡慕。”今年2月,刘珊独自带着一只行李到台湾;去年3月底,她带着同样的行囊离台,当时天空下着雨,儿子刘腾阳的死让她留下遗憾与无奈。

刘腾阳去年已在台读完一学期,为给儿子惊喜,早在年初,刘珊就悄悄办妥手续,盼在3月27日帮儿子过20岁生日;老天却在儿子生日前9天,给她重重一击。

3月18日的夜里,校方突然来电,刘珊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直奔辅大;从小相依为命的独子,过不了情关在校内自杀。

刘珊说,她只记得跟着上了救护车,看着担架上的儿子,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她紧抱儿子,怨上天不公,但喊破喉咙,仍无法挽回。

“妈妈,我好喜欢台湾,一辈子都不想毕业。”刘珊想到儿子常说,在台的日子是他最开心的时光,决定让儿子葬在台湾。

回到大陆,刘珊将对儿子的思念,化成一封封寄不出的信;她随身带着帮儿子小时候剃发的照片,摸着照片哽咽地说“我没一刻不想他”。

去年底,刘珊辞去工作,两个月后,带着行囊再度到台湾。

“听闻同学、老师口中的儿子,我知道他在台湾很开心。”走在儿子曾走过的校园、坐在儿子曾上课的教室听课,这回,刘珊不再愤怒失落,而是以感恩的心细细体验儿子在台生活,“儿子不再是心里的痛,而是最美的记忆。”

刘珊预计留台半年,自认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把小爱化为大爱”,希望以她的故事,防堵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儿子不在了,我要把妈妈的爱给更需要的人”。

“陆生更需要关怀”,刘珊说,陆生只身到台湾,没有亲人开导,压抑的情感难以抒发,儿子过去在大陆的生活单纯,导致眼界较窄,遇到问题时,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

刘珊几乎每天下午都找陆生吃饭聊天,“我带来的钱几乎都用在开导陆生和请他们吃饭上”,当孩子对她敞开心房,展开笑容,“原来我是有那么一点用的。”

“陆生到台湾,格外孤独”,与刘腾阳搭乘同班飞机到台湾的林姓陆生说,无论是台湾体制或台湾人,都还没准备好接纳陆生。

“少数人对陆生不友善”,林姓陆生说,台生对陆生接受度较低,陆生无法融入本地生的圈子,于是形成“陆生团”;张姓陆生说,每次上课都会被老师介绍“他们是陆生”,曾有通识课老师公开在课堂上揶揄陆生“你们大陆不是都吃黑心货吗?”他气得批评“身为教师怎么可以用刻板印象批评陆生”。

3月18日是儿子过世周年,她将对儿子的思念,以及如何走出丧子风暴,出版成书《不好的日子,会让日子变得更好》,并在19日办追思会,纪念儿子一年来给她最深的记忆。

(原标题:儿子在台湾自杀 大陆母亲走出悲痛关怀在台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