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3月20日讯,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发表最新观点称,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当然,要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定价还需要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可以增加人民币的价格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少短期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带来的冲击。以下是观点全文:

3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从3月17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幅将从1%扩至2%。自从2005年实施人民币汇率弹性波动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当日波幅从0.3%扩大至0.5%走了整整12年,从0.5%扩至1%则间隔了5年,而从1%的波幅扩大至2%才用了区区两年。

人民币汇率弹性化的步子越来越块,从侧面反映了央行推动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市场化的政策取向,同时也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将越迈越快。

首先,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是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市场化的客观要求。根据央行披露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4.63万亿元,同比增长57%,在以人民币结算的直接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4,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8.5%。对外投资更是292亿元暴增到856亿元,同比增幅为193%;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10月,国际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及结算的比率已增至8.66%。

以上数据反映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结算中的使用程度在飞速增长,与之相适应,人民币的市场供求波动也将随之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将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及时、有效反应市场供求的变化。

当然,要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定价还需要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例如,进一步扩大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做市商的成员范围,尤其是增加境外金融机构的比重,人民币中间价的形成机制逐渐透明化,使得人民币汇率真实反映市场的实际供求。

与此同时,在香港之外,发展更多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的供求和预期,同时也促进人民币离岸价格和在岸价格之间形成更加有机的互动。

其次,汇率弹性是调节资本跨境流动的价格阀门,在逐渐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资本跨境流动的大背景下,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可以增加人民币的价格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少短期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带来的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上获取大国地位的必经之路。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经济总量,更在于其影响力,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而货币国际化则是强化金融市场影响力的核心路径。

目前,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上看,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中的占比不到2%,即便是本国的对外贸易也只有18%的交易额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的货币支付清算地位和中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地位不甚相称,因此,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成为央行近来年的工作重点之一,除了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还与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境外央行新签或续签了多份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旨在推动人民币进一步成为国际结算和投资计价货币,并在局部市场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兴趣在不断增加,伦敦、卢森堡、巴黎、法兰克福和日内瓦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人民币离岸业务,期望成为人民币在欧洲的交易中心。而香港、新加坡、东京、吉隆坡等城市则在努力成为人民币在亚洲的交易中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市场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资本流动管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前提。

发稿:张金栋/何巨骉 审校:周晓峰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电话:+86-10-5799 5701 微博爆料weibo.com/dzhnews)

查看更多个股新闻,请登陆大智慧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