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决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决投票当地时间1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正式开始,选民陆续前往1200多个投票站,作出二选一的抉择:是“向东”加入俄罗斯联邦?还是“向西”留在乌克兰并获得更多自治权?

“历史性时刻”到来

克里米亚总理谢尔吉·阿克肖诺夫当天前往首府辛菲罗波尔一处投票站,投下自己的选票。他随后对在场的媒体记者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将快乐生活。”

这时,投票站内一名挥舞乌克兰国旗的男子被安保人员推开。阿克肖诺夫接着说道:“这是一个新时代。我们今晚将举行庆祝活动。”

在俄罗斯黑海舰队所在地塞瓦斯托波尔一处投票站,距投票正式开始时间还有半小时,已有数十人等候投票。他们向投票站官员出示身份证件,随后拿到一张选票。

选票以俄语、乌克兰语和克里米亚鞑靼语三种语言印制,上面只有两个选项:选项一为加入俄罗斯联邦,选项二为留在乌克兰并获得更多自治权。保持现状不在选项之列。

有2400多名执法人员维持投票秩序。来自23个国家的135名观察员以及克里米亚当地1240名观察员将监督此次公决进程。注册报道此次公决的各国记者超过600人。

现年80岁的老妪阿列夫京娜·克利莫娃一大早就来到塞瓦斯托波尔一处投票站投票。她说,自己出生在俄罗斯,希望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不过,她对西方国家威胁制裁俄罗斯感到担忧。

现年57岁的塔季扬娜·伊申卡把选票投给俄罗斯。她说:“我们想回家。这里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整个塞瓦斯托波尔都想回家。”

提前庆祝“幸福一天”

虽然投票进程尚未结束,但一些城市已提前洋溢起欢庆气氛。

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主要街道,建筑顶端巨大的喇叭大声播放着《这是我的祖国》《俄罗斯敲响钟声》等俄罗斯爱国主义军歌。上街庆祝的人们身披或挥舞着俄罗斯国旗。私家车、公共汽车甚至救护车上都贴着俄罗斯国旗白蓝红三色装饰。

当地居民亚历山大·索罗金走上街头享受快乐氛围。他说:“我真高兴。老实说,我今年60岁了,从没想过能经历这么幸福的一天。塞瓦斯托波尔将重新成为俄罗斯城市,属于俄罗斯。”

在首府辛菲罗波尔,人们正在排练投票结束后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哥萨克军队表演,还将用灯光在政府大楼上打出“我们在俄罗斯!”的口号。

投票定于当地时间16日20时(北京时间17日2时)结束。初步结果可能在投票结束后数小时公布。克里米亚一家非营利机构14日调查当地超过500名居民后估计,投票选择加入俄罗斯的选民比例将超过90%。新华社特稿

表态

普京:尊重克里米亚人民选择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表示,当天在克里米亚举行的全民公投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俄罗斯将尊重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

据俄总统网站消息,普京当天应邀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双方就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公投问题交换意见。普京说,公投是克里米亚人民实现其意愿的行为,此举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以及规定了人民平等和自决原则的联合国宪章。

普京还对乌克兰现政权“纵容”激进团伙在俄族人聚居的乌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制造紧张气氛表示不安。

美国:驱逐舰继续停留黑海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15日说,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和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通电话,讨论两国“评估与俄罗斯的双边军事合作”。

刚刚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军方完成联合军事演练的美国“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指挥官安德鲁·比恩15日证实,这艘驱逐舰将继续停留在黑海地区。“我无法评论今后的行动,但会利用机会在这一地区与盟友进行更多常规演练。”比恩说,这些军事行动“在克里米亚危机前就已筹划”,演练不包括实弹射击。

一些西方媒体分析,美国在克里米亚公投前夕加强黑海地区军事活动,可能意在向俄罗斯方面施加更多压力。

选前乱象

乌克兰东部城市冲突数人伤亡

乌克兰警方15日说,亲俄示威者和支持基辅新政权的民族主义者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发生冲突,致2人死亡、数人受伤。

乌克兰警方说,这场冲突首先发生在位于哈尔科夫市中心的自由广场。一群亲俄示威者14日在广场集会,声援定于16日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是否加入俄罗斯联邦举行的公投。集会期间,一辆载有新政府支持者的小汽车驶过,向亲俄示威者投掷闪光弹并使用催泪瓦斯。示威者随即追赶汽车,到达民族主义组织“乌克兰爱国者”总部。示威者试图冲入总部大楼,但遭到阻拦。民族主义者扣留3名人质,把守大楼。

民族主义者向人群开枪,打死一名示威者和一名路人。两人均为男性,分别为20岁和31岁。冲突中另有数人受伤。

哈尔科夫市长根纳季·克恩斯和警方前去参与谈判,最终民族主义者同意缴械投降并释放人质。

克里米亚首府酒店遭突袭

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16日举行公投,各方争议伴随一些乱象。公投前夜,武装人员占领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一家酒店的楼顶,身份和目的不明。另外,有数起据称为绑架的事件发生。

15日夜,大约30多名武装人员进入辛菲罗波尔的莫斯科酒店,直奔楼顶。法新社摄像记者说,这些武装人员戴着可以遮住头部和颈部的巴拉克拉法帽,装备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

这家酒店是外国媒体记者扎堆居住的地方。自克里米亚传出要举行公投的消息后,大批记者赶赴这里,不少记者就住在莫斯科酒店。法新社报道,一名武装人员告诉记者们:“我们已经砸了一台相机,你们希望我们再砸一台吗?”

法新社说,当有记者试图上楼时,武装人员用枪示意禁止这么做。

多家西方媒体判断,这些身穿皮夹克和牛仔裤的武装人员可能是当地的自卫民兵组织。现阶段,克里米亚一些地区受这些民兵组织控制。

武装人员在占领楼顶大约1小时后撤离。

前世今生

“黑海钥匙”历史归属

谈“黑海的钥匙”克里米亚,不只关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博弈,不只关乎西方与普京政府的僵持,更关乎宏大历史背景下的纵横捭阖。

血与火

俄罗斯曾是克里米亚的征服者。事实上,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打通通向地中海的航道,提升俄罗斯的军事辐射能力,一直是历代沙皇的重要目标。

距离塞瓦斯托波尔不到100公里的地方,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城市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意为“有用的城市”,取名的是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时间上溯到1787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在那年夏天巡视4年前纳入沙俄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格里戈里·波将金在女沙皇途经之地两侧立起木板,画上精美的风光图,为避免克里米亚荒芜的景色打扰沙皇的好心情。

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辛菲罗波尔成为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军队的“大本营”,数万沙俄士兵埋葬在城郊。随后,这里又成为苏俄红军和“白军”战争的焦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曾在辛菲罗波尔大肆屠杀民众。经过惨烈的战斗和巨大的牺牲,苏联军队才在1944年陆续解放克里米亚各个主要城市。第二年,同盟国在辛菲罗波尔以南70多公里的雅尔塔确定战后世界格局。

对经历过苏联时代的俄罗斯人而言,克里米亚半岛黑海沙滩曾是他们儿时度假的胜地。如今,这些记忆构成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历史纠结。

合与分

1954年2月,为庆祝俄罗斯与乌克兰结盟300周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签署命令,把当时的克里米亚州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从俄罗斯划入乌克兰。

为抵御外敌,生活在第聂伯河流域的乌克兰哥萨克人1654年与沙俄结盟。沙俄因此将势力范围延伸至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十月革命”后,乌克兰西部被波兰占领,东部则成为苏联最早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二战爆发后,东西乌克兰合并。

苏联解体后,黑海舰队及海军基地、克里米亚半岛归属问题显现,一度令俄乌两国剑拔弩张。1992年,俄方曾认定赫鲁晓夫1954年做出的决定无效;克里米亚部分政治势力借此推动半岛独立,并于1994年举行了总统选举。

1995年,克里米亚一度宣布独立。但俄方为避免刺激乌克兰,没有明确表达支持,公开宣称克里米亚问题为乌克兰内政。

随俄乌关系缓和,双方1997年签订多个协定,确定黑海舰队和海军基地的分配、租赁关系,同时双方以条约形式保证克里米亚半岛为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留在乌克兰,原苏联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塞瓦斯托波尔为乌直辖市。

苏联时期,克里米亚半岛大量鞑靼族民众被迁出,使俄罗斯族成为当地主要居民,也为这一地区在苏联解体后的亲俄倾向埋下“伏笔”。

一些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利用克里米亚问题向乌克兰施压,以推动双方在黑海舰队、战略核武器以及能源过境等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