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3月21日电 题:山西老井村:一部电影改变缺水村的命运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

“一代代人不知打了多少井,也不知道因为这送了多少条命。”提到村里的打井往事,75岁的李羊保感慨万千。

李羊保是山西省左权县老井村村民,这个村原叫右玉峧村,因知名导演吴天明的电影《老井》取景于此而出名,后改名为老井村。这部电影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反响很大,讲述黄土高原一个缺水村为找水而祖祖辈辈打井不息的故事,与老井村的历史相似。这部电影不仅在百花金鸡奖和第2届东京电影节上让吴天明斩获大奖,让张艺谋成为“影帝”,还让老井人百年“水梦”终得一圆。

老井村过去缺水,吃水只能靠窖储雨水或出去担水。“长年吃雨水,村民得大关节病、大脖子病的多。”李羊保边让记者看他变形的双手边说,一遇上阴天下雨,他的双腿就酸疼,年龄大一点的老井人都这样。

“担水要到15里之外的黑龙潭,以前都是山路,可不少费力受罪。”村里的老会计赵守苗说,担水要排队,有时一等一夜,过去老井人的力气都花在了担水上,只有剩下的时间才能去种庄稼。

吃水困难,生活贫困,娶不到媳妇,村里光棍多。为改变命运,老井人打井找水,世世代代不知打出多少干窟窿,却始终未见水。李羊保说,他从18岁到48岁就打了58眼井,但也没打出一眼有水的井。

老井村民为打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走在村子里,枯井随处可见,井旁常立一块流芳碑,碑文多含“无水 人殁”字样。村民介绍说,老井村留存下来的枯井有150多眼,能数得上来的因打井送命的就有几十人。

《老井》的拍摄是老井村史上的转折点。吴天明看到老井村因水而困,奔走帮忙,引起外界关注,改变了老井村。1986年,吴天明请专业水利人员给老井村打出了一眼有水井。2001年,老井村打成了第一眼“扳倒井”。2005年,政府拨款修建的自来水管通到每户人家的门口。

“《老井》拍摄后的这30年,村里通了水、电、路、手机信号、闭路电视。”赵守苗说,年轻人不用再守在家里担水,都出去打工挣钱,日子越过越好。赵守苗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两人都是30多岁的年纪,都已在县城买了房子。

年轻人走了,村子空了,老一代村民担心起老井村的命运。村民赵守库培养出一双大学生儿女,眼界相对开阔。“村子里的人气越来越淡,这样下去早晚会荒废。”他说,应该引进外面的资金,靠着“老井”这个名头搞旅游开发。

其实,早在2007年,左权县就曾支持坐椅、餐具等设施,帮助老井村发展了七八家农家乐,一开始生意还不错。“由于地处偏远,景点孤立,加上村民的意识跟不上,后来游客越来越少。”老井村村主任原波说。

记者看到,老井村内仍留有不少旅游路牌,但没见到有游人,村口民俗村特色门楼的传达室已被村民撬开,放起了杂物。

“老井这张名片有很大吸引力,老井村仍保留着太行特色民居石房子的原始风貌,这都是很好的资源和优势。”原波说,老井村目前正与投资商接触,计划引入资金开发,与周边景点连成旅游线路,同时打算注册老井品牌,开发土鸡蛋、小米等系列品牌产品,争取让老井村早日重获新生。(完)

(原标题:山西老井村:一部电影改变缺水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