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葛万青 王作葵)“从我执教的第一天起,我对自己选定的这个职业就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和片刻的懈怠。”百岁老人李莎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李立三的妻子,她本来可以作为生活秘书或保健医生,坐在家里拿一份不错的薪水,但她投身俄语教学近半个世纪,成为中国俄语教学的早期开拓者。

李莎,原名伊丽莎白·基什金娜,出生在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1946年,李莎追随先期回国的丈夫来到中国,在哈尔滨短暂执教后,她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北京俄语学院)工作直至退休。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曾出现学习俄语的热潮。被视作中国俄语教学最高学府的北京俄语学院,学生最多时超过4000人,李莎每周要上24节课。

女儿李英男儿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每晚敲打字机的声音。“妈妈顾不上理我,我就坐在她身旁,捧起她的长发为她编辫子。”李英男说。

上世纪50-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约100名苏联籍老师被撤走,学校亟待培养自己的俄语教学力量,这一重任自然落到了李莎身上。她还参加了国内首套大学俄语教材的编纂,这套教材一直沿用了30多年。

中国俄语教育界元老,79岁的北外教授汪嘉斐回忆说,李莎总是耐心地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对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满腔热诚的支持和赞扬。

李莎的学生们活跃在中国外交、教育、学术研究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原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中国原驻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大使姚培生等。

1996年,因为心脏病,李莎才不得不告别钟爱的教育事业。

令李莎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继承了她的事业。1974年,李英男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任教。妹妹李雅兰则成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俄语教师。

80年代,李英男和同事一起,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法,他们通过设置生活情景,把枯燥的语法讲解变成活泼有趣的对话和造句练习,这种教学法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李莎获得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授予的“普希金奖章”,以表彰她对中国俄语教学做出的突出贡献。2009年,李英男也获得同样的荣誉。

俄罗斯“普希金奖章”专门颁发给在文化、艺术、教育、人文科学和文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研究和保存俄罗斯语言与文化遗产做出巨大贡献的本国和外国公民。在中国,像她们这样母女二人都获得“普希金奖章”的,实属少见。

家里一度同时有三个俄语老师。“晚饭后,妈妈总是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摆上茶和点心,我们三人就坐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交流心得,俨然一场小型 教学研讨会 。”李英男说。

2014年3月,李莎迎来百岁寿辰,而71岁的李英男今年也迎来教学生涯的第40个年头。

“父亲李立三一直很支持我们学好俄语。他说,如果能同时精通两种语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李英男说,正是双语优势让她在俄语教学领域不断收获快乐和满足。

李英男的小家庭里执行着一项规定:孩子们和妈妈交流只能用俄语,和爸爸则只说汉语,为的是给两个儿子继续营造一个双语环境。

如今,两个儿子都在为发展中俄关系和双边人文交流忙碌着。长子刘铮是一个有十多年经验的资深同声传译工作者。次子刘铉是名活跃在中俄影视界的导演,曾参与《建党伟业》在俄罗斯境内的拍摄,与俄罗斯导演合作的《蒙古王》获得奥斯卡提名。

这个独特的“双语家庭”现在已经有了第四代接班人,6岁的曾外孙是李莎的最爱,他不仅能背诵古诗《江南》,还能用俄语解释它的意思。

(原标题:四世同堂的“双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