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王爱华) 继浙江省杭州市政府25日晚突然宣布限制机动车牌购买后,河北省26日出台文件明确将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

而仅在几天前,针对民间已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两家地方政府都还在“辟谣”。对于此类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地方政府与其严防死守消息泄漏,甚至寻找各式“说辞”搪塞,不如有计划地将公众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保障其知情权。

以杭州车牌限购为例。实际上,限牌的消息已在坊间流传了大半年,期间当地政府曾多次“辟谣”。就在2014年的杭州市两会上,杭州市治堵办的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态,杭州公共交通体系以及路网建设尚不具备限牌条件,限牌“尚未提上议程”。

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26日对此解释,治堵办并未参与限牌政策的制定,因此不知情也属正常。若真如这位负责人所言,一个城市的治堵办尚不能为治理交通拥堵的相关政策发言,那是不是这个城市的机构设置出了问题?或是这个城市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出了问题?

其实,限牌这样的政策并不涉及国家机密,在发布之前并无必要这样紧紧地藏着掖着。信息不公开的后果只能是使少数提前获取信息的人从中获利、引起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有效规划并渐进式发布信息,避免 突然袭击 造成恐慌。”

与车牌限购这一限制性政策不同,河北保定等地建设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属规划性政策。据周庆安介绍,此类政策的出台在国际上多有惯例,通常有一个行政规划或立法的过程,期间参与决策的主体亦多样化,非政府一家,并且不机械性地设置“期限”。

说到底,要避免类似的“谣言”再起,政府部门应好好研究如何进行重大信息发布,而这本质上要求政府做到行政透明和权力公开。

(原标题:评论:与其“辟谣”,不如让公众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