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频道3月27日电(记者左昊畅 实习记者顾晓咏)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海外华人作为兼容中西文化的独特群体,持续为所在地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在本月21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举行的“海外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方法、理论、视域”国际学术会议间隙,新华网新加坡频道记者专访了会议发起人、南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刘宏教授认为,应当将华人华侨的研究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还有当地的发展三重脉络上,同时面向全球和立足本地,并以整个中国的崛起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

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 符传威摄

记者:刘宏院长您好!您在开幕致辞上称此次会议聚合了世界各地学者一同来重新检阅近年来海外华人研究的硕果,那么您认为当下的华人华侨群体在哪些问题上值得我们更多地关注?

刘宏:我觉得可以从进行海外华人研究的重要性角度来说明。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是当地社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全世界海外华人人数总体上有500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跟欧洲的中等国家人口数目差不多。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比如说在印尼就有近一千万的华人,占了其总人口的4%左右,在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中,华人人口比重也都很大,新加坡更是如此。所以华人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华人华侨对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贡献。从历史上来讲,孙中山就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然后毛泽东也把陈嘉庚和以他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改革开放之后,百分之六、七十的外资都是来自海外华人和港台的投资。华侨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今天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后移居到海外的中国新移民总人数大约有八、九百万,其中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专业技能。过去海外华人的重要性可能体现在把资本和新的管理方式带到中国,现在的海外华人,特别是高技术移民,能够扮演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协助和推动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因为新移民既了解中国,又了解海外,所以他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沟通桥梁。包括中国的统一,海外华人华侨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推动各种形式的文化、社会、经济交流,能够让港、澳、台和其它地方都跟中国大陆更密切地连在一起。

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 符传威摄

记者:这次论坛安排了12场不同主题的分组讨论会,让36位学者就他们的学术论文进行演讲辩论。请您概括一下此次论坛有哪些可预期的成果?

刘宏: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场学术会议。从学术的角度说,我们希望做到两点:一个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加深学术界对海外华人的现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从对海外华人社会本身的角度说。另一个是希望以海外华人做为一个重要的中介,来探索和推动对海外华人研究对国际移民问题的研究。因为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移民群体之一,对国际移民问题的研究,对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这些学术课题的研究,以及其它一些相关领域(比如说教育问题)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这些都超越了华人的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比如说,我们有台湾的学者讲到客家语言、客家文化是如何在世界各地流传和保持。我们还有一位澳洲的学者,他在研究华人的慈善事业,发现现在的海外华人对慈善事业越来越关注。这些都是一些新颖的课题。

其次,我们举办这个会议也要超越单纯的学术研究,寻找学术与现实的联系。比如说海外侨资在中国投资的现状,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发布。他本人受国务院侨办的委托,组织了很多很大规模的调查,对侨资现在在中国的发展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都有很深入的调研。我本身也在国务院侨办担任专家咨询委员,所以我们经常会一起讨论,对海外华人来讲,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比如说我们都很关注华侨,包括新移民在当地的融入问题。从国务院侨办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很鼓励华人华侨要融入当地社会。所以以海外华人为主题的研究其实是具有政策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最后,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精力来举办这个会议,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们学校参与到整个华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去。南洋理工大学在研究海外华人领域上面有一些优势,我们有许多的机构和学者是从事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这里出版的两份由我主编的学术期刊,一个是英文的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还有一个是中文的《华人研究国际学报》,两份都是国际性的刊物。没有任何一所其他的大学同时拥有两份以海外华人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期刊。这个事实更凸现出我们学校希望在研究海外华人的领域中里面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这一次用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就是在朝这方面努力的一部分。

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 符传威摄

记者: 像您说的,本次会议从学术研究的方法、理论等角度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与现实的结合,那么有哪些贴近社会层面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让读者理解海外华人华侨的发展状况?

刘宏:我们的研究也包含一些具体的、针对不同国家跟地区的个案分析,比如说日本、美国、欧洲、和非洲等。这些研究从地理上看比较宽泛,但它们其实涉及到的主题还是有很多相互关联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主题:

第一个是考察“华人与当地社会的关系”,比如说在新的环境里面,华人移民怎么样调适他们的身份认同,他们的新文化语言模式是怎样的;第二个主是“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学者谈到海外华人社团的全球化,就指的是比如新加坡华人、菲律宾华人跟美国的华人,他们之间建立起一个怎么样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网络;第三个是“海外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我们研究海外华人不能够脱离中国,这两者其实是相互依存的。中国的发展不管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都跟海外华人分不开。从海外华人的角度来讲,他们祖先的来源地是中国,在籍贯上、族群上、种族上他们是华人,与中华文化连在一起。很多人仍会讲华文,所以他们跟中国这个祖籍国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课题,比如现在有很多的中国投资在非洲,但我们还不是太了解具体情况。一位德国的学者就讲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情况。比如中国菜现在美国很常见,类似“八大菜系”的地位,美国的陈勇教授从饮食角度切入,分析中餐在美国是怎样演变的。像这一类的课题有学术性,但是也让普通的读者有兴趣。除了以上三个主题之外,最后还有一个有关本地化主题的讨论,例如新加坡华文教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电影、新加坡的一些新移民、新加坡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建筑等等。

所以总的来看,我们会议重点主要体现在,一个是理论与方法论的回顾和前瞻,第二个就是是在空间上,我们涵盖几乎所有的区域。我们是既要面向全球,又要立足于本地。还有一点就是以整个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

记者:您认为新加坡在华人华侨研究领域有怎样的定位和作用?

刘宏:从研究机构上面来讲,新加坡在海外华人领域有比较多的研究机构,除了我们南洋理工大学之外,还有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院也都有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研究。从社会结构来说,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是社会主体,所以严格意义来讲,它不能算是一个典型的海外华人社会的代表。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反而是说印尼、美国、日本、英国这些华人人口比例比较低的国家。因为数量和分布会影响他们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地位。在新加坡,我们要做海外华人研究,既要关注于本地的问题,比如说华文教育的问题、华人的会馆社团的问题、新移民的融入问题,但是也要超越新加坡社会。因为如果仅仅以新加坡作为一个参照系,那么我们没办法了解其它地方的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

总之,我们研究海外华人,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孤立和静止的对象,而是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还有当地的发展三重脉络上面。而且,我们应既注重学术,又关心政策,同时不能忽略对民众的普及。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很感谢新华网新加坡频道通过对本次会议的深度报道,为学术的普及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原标题:刘宏:海外华人研究离不开中国崛起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