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员 黄杰/文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银行也正急于摸索自身定位,浦发似乎正将“资源”重心逐步转移至移动金融方面。早在2012年浦发银行就将移动金融作为五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这或许是浦发接下来发力的核心突破口。

除此之外,浦发也将合作共赢定为主方向,2010年,其与中国移动结成股权投资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与腾讯控股合作推出微信银行。

在互联网金融盛行的当下,浦发银行如何布局,并开展特色业务,为此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特别专访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及相关内部人士。

银行电信跨界合作

2010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入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依据协议,中国移动将持有浦东发展银行的20%股份,双方将在移动支付和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总经理丁蔚介绍说,与中国移动合作的3年多来,双方在移动金融与移动电子商务、客户与渠道资源共享,基础银行、基础电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合作,双方实现了数百家营业网点共享,便于客户办理金融和电信业务。

“现在不止于金融和电信业务,生活化的服务业也能够实现,以往你要去交水电煤费用,你可能需要去银行和行政网点,但现在通过中国移动、浦发银行的缴费渠道,均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这些生活场景。”浦发银行一位内部人士说。

与中国移动联姻以来,双方陆续推出了多款产品服务。2011年9月,双方合作推出国内首张手机支付联名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卡量突破百万张。2012年年底,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平台的NFC-SWP手机支付产品,自此,实现了银行卡与SIM卡合二为一,客户通过手机即可全流程完成银行卡申请、下载与使用,摆脱了对物理网点的依赖。

2013年初,浦发银行手机支付完成了与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的系统对接,同年5月,该行与中国移动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NFC手机支付产品的推广。根据浦发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数据,截至2013年末,该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313万户,NFC手机客户数超过2.5万户,手机银行交易量接近1500亿元。

“最新的数字是3.9万,领先于第二名2倍有余,但是这还不够,中国移动方面也表示,NFC标配的手机出货量将进一步提高,今后移动支付领域的份额将会继续扩大。”前述内部人士说。

移动化+社交化

2013年9月,浦发银行与腾讯控股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将积极与腾讯公司研究互联网平台与金融产品的融合创新,合作拓展互联网金融及电子商务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超过6亿。浦发银行认为,将金融服务与微信相结合,将最大程度上触及客户、贴近客户。

在此理念下,2013年8月,浦发银行在国内首家推出了贴近用户使用习惯的“真正的”微信银行,这款产品服务以“微理财”为核心,包含理财产品查询、购买、理财经理互动、营业网点预约等一系列服务。当年9月,紧随着微信5.0版的面试,浦发也推出了微信支付,到10月,又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微信取款”服务的商业银行。

“除了上述服务功能之外,近期已经又推出了微旅行、微信汇款、微信结购汇、微信购买基金、微融资;下一步即将推出微信黄金交易,目前在我行网银、手机银行上能够实现的财富管理服务,基本上微信银行上都能实现。”丁蔚介绍道,“我们将在考虑用户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以快速迭代的方式,提供更加贴近客户生活场景的个性化、社交化移动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如何做

除了前述手机支付、微信银行外,浦发银行还发展金融超市、虚拟社区等业务。实际上,去年以来,银行系电商相继关闭、或者战绩寥寥,将移动金融视为重点,并将资源倾注于此的浦发银行,到底想如何做互联网金融?

丁蔚介绍称,互联网金融是未来浦发银行扩大客户规模、降低经营成本、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等重要抓手,浦发银行将在坚持“客户中心”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理财、融资等多个领域推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从浦发银行处了解到该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主要目标为:一是实现互联网化的获客与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要发展成为构建在互联网上的,具有互联网获客与经营能力的虚拟网点,形成与“实体网点”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二是构建交易型银行的载体。互联网金融业务要发展成为整合金融产品、对接金融机构、撮合供需信息的泛金融交易平台。

三是成为跨界合作的最佳平台。互联网金融业务要顺应全社会商业主体互联网化的趋势,融入其中,实现金融服务的泛在,打造并成为开展跨界合作的最佳平台。

“传统银行业已经身处于一个由互联网技术驾驭的重塑金融生态的时代,银行必须主动作出改变、拥抱变革。”丁蔚表示。

互联网金融趋势下,银行的盈利模式将向着注重长尾效应的方向发展,银行需要利用新兴技术将服务贯穿到新生代客户群体生活、工作、消费的方方面面,从而降低服务成本,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二八格局”,也使得银行在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同时进入新的业务蓝海。

谈到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操作的问题。丁蔚表示:“要树立‘粉丝’思维,以快速的响应为用户提供体验优异的金融服务,通过持续的服务与互动,与用户建立互为信任、互相依赖的朋友关系;此外还应着力满足大众客户的普通需求、中高端客户的碎片化需求;而构建开放平台和开展跨界合作也是实践的重心。”

(更多独家报道请关注新浪微博@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以及在苹果商店及其他应用市场下载理财周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