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1日电(记者潘德鑫)清明将至,不少网店纷纷推出新业务——“代客扫墓”,但生意惨淡,多数网店交易额为零。“代客扫墓”遇冷体现了国人对传统孝道的推崇、对已故亲人的尊重,孝心不能被明码标价!

近日,部分网店“别出心裁”,将电影里代人扫墓哭丧的情节变成现实,推出“代客扫墓”。买家只需支付几百元,店主即会按买家要求在清明节祭祀扫墓,代跪代哭代献花。不少人惊出冷汗,孝心怎能这样明码标价?庆幸的是,多数网店的“代客扫墓”业务暂无交易

清明扫墓古已有之,寄托后人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一部分,亲力亲为方显诚意。少数支持“代客扫墓”的网友,理由无非是认为祭拜的是鬼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确实没有时间回家上坟,找人代办也不为过。

这样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扫墓不仅是扫清坟前的秽物杂草,更是让常处喧嚣的我们,清除离乡之后可能沾染的不良之气。

其次,清明节现已有法定假期,只要有心,大多数人还是能回家扫墓祭祖的。当然,不排除因有特殊原因而难以抽身回家的。即便如此,找其他亲人代办也行,不应该找毫无干系的商家来代办。心诚则灵,代办敷衍不如不办。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毕竟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避免曲高和寡,需要一定的商业化运作。但二者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孝心一旦沾上铜臭味儿,就变质了。把握好传统文化商业化的尺度,需要有一份精神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