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但科学家们至今仍无法确定其中原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假说,认为“罪魁祸首”是一种小小的细菌。

相关研究报告发表于《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

原因在细菌

这种细菌名为“甲烷八叠球菌”。它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很早就存在于海洋中,至今仍生活在油井、垃圾堆以及牛等动物的内脏里。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说,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地区的火山大规模喷发,令海洋中的镍大量积累,为甲烷八叠球菌的繁殖提供了丰富养料。于是,这种细菌数量猛增。它分解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产生大量沼气。

沼气增多不但让气温迅速攀升,还令海水变酸,让动植物失去适合生存的环境,由此引发大灭绝。

先前有研究人员猜测火山爆发是导致二叠纪末期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路透社3月31日引述此项研究参与者、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家格雷格·福尼尔的话报道,火山喷发只是催化剂,“它是雷管,而不是炸弹”。

近乎全消失

福尼尔说:“某一种微生物泛滥所引发的影响会不断扩大。从地球化学层面来看,它们(微生物)的确掌控着这个星球。”

他和同事们认为,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持续了成千上万年,而不是像小行星撞击地球那样一下子把动植物毁灭。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有脊椎动物灭绝。著名的三叶虫、叱咤海洋数亿年的海蝎子都消失了。

福尼尔说:“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是生物最接近全部灭绝的一次。”他认为,不少存活下来的物种是幸运地“苟且偷生”,只有少数硬捱过了那段时光。但正是这次大灭绝让生态系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五次大灭绝

人类所知地球历史上共有五次生物大灭绝,以二叠纪末期大灭绝最为严重。其余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下降幅度都不及这次的六分之一,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福尼尔说:“陆生脊椎动物用了3000万年时间才在生物多样性方面达到这次大灭绝前的水平。自那以后,海洋和陆地上的生物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物种变得完全不同。”

那次大灭绝后的2000万年后,恐龙开始在地球上出现,从此叱咤地球一亿多年。6500万年前,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不少海洋生物也就此消失。这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除这两次外,4.4亿年前、3.65亿年前和2亿年前还各发生过一次生物灭绝事件。(荆晶)

(原标题:物种灭绝有新说:或是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