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华侨华人在马达加斯加

新华网塔那那利佛4月3日电(记者何险峰 胡媛媛)据马达加斯加华裔历史学家说,华人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到这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靠修路、种植香料等谋生,并最终融入当地社会。上百年来,靠教育传承的中华文化一直是维系华人社会独特面貌的精神血脉,穿越历史,延续至今。

老华侨:超越时空的文化艰守

印度洋边的小城费努阿里武-阿齐纳纳纳。朝阳升起,陈汝沾带着记者走出家门,来到他负责管理的华侨学校——中山学校。

这里将举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伴随这熟悉的旋律,五星红旗在校园冉冉升起。这一幕,让记者和陪同而来的志愿者老师无不热泪盈眶。

陈汝沾1945年出生在这座小城。年迈的他患有眼疾,喉咙也开过刀,但从不缺席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据他介绍,大量中国人在抗战爆发前后从广东顺德、南海等地来到马达加斯加逃避战乱。为了解决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他们主动捐款捐物,于1938年创办了兴文学校——中山学校的前身。“此后无论马达加斯加政局如何变幻,无论我们华人生活如何艰难,这所学校都从末停办过。”

陈汝沾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的强大,学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中山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综合型私立学校,学生人数超过800名。汉语是这里的必修课,三字经仍是教学内容之一。

陈汝沾说他以前的最大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筹到一笔资金扩建新校。去年中国大使馆已经帮助解决了这笔资金,新校马上将建成。现在他的愿望是让中山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学校。

新华侨:走在路上的文化传承

首都塔那那利佛。来自山东的王素梅女士正在看一块法国人拥有的土地。

“很多人告诉我收购成功后搞房地产开发,来钱快,容易成功。但我还是想办学校,因为我想做一些我爱做的事,”王素梅说。

2005年,王素梅来到马达加斯加。她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中国人来到马达加斯加创业,一些新华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慢慢忘了中文,于是便有了创办一所学校的想法。但后来,很多人因为投入大、收益慢而退出,只有她选择了坚持。从2009年起,她在自己家中开辟出几间教室,开始了中文教学。

经历了几年的发展,王素梅的学校目前已有四个班级,共100余名学生,生源日渐丰富。由于家中地方不够,王素梅自己出资租用了学校新址。目前学校采用的是国内人教版小学教材,除了简单的汉语教学外,还开有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课程,与国内小学教学体系同步。

随着越来越多孩子的到来,王素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她说办学很难,因为老师流动快,租的地也越来越不够用。学校需要大量资金和稳定的教师队伍,但筹资并不容易。她坦言想过放弃,但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和热心朋友们的帮助支持,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还是让她坚持了下来。

王素梅说她目前最大的理想是建立起一所全日制的中小学。

90后:面向未来的成长故事

马岛西南部沿海城市图利亚拉。李红是90后,在图利亚拉大学任汉语教师。她是分布在马达加斯加26个汉语教学点的35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之一。

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说,“都忘记了有多久没去这个篮球场了,电影之旅又开始了。小粉丝越来越高大上了,穿着校服真神气,一开口就是 Misy film Chinoise (想念中国电影)。得意。”

一年前,李红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到图利亚拉大学教汉语。上课之余,李红和伙伴们开始在大学操场上放映中国电影。“幕布和音响是借来的,影片是从网上下的,观众是自愿来的。但每周六放映时,这里都像过节一样,大学生们和孩子们把场地围个爆满。”

记者记得有一次来到电影放映现场,李红准备的是成龙主演的《神话》。那晚海风潮湿阴冷,不时将幕布吹翻,音响也时好时坏,还没有法语配音和字幕,但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在这漆黑的印度洋海边南部平原小城,放映灯显得异常明亮,而电影的播放声,则在一片静寂中传得很远很远。

“一次回国休假,很久没有放映电影,没有想到这些孩子还惦记着我们和我们的电影。我们很感动,回来之后也放得更来劲了。”

图利亚拉地处海边,疟疾高发。“停电超过两小时,快被蚊子咬死了,啊……”难受时,李红偶尔也在朋友圈发下牢骚。但在去年11月志愿活动到期后,她又主动申请将任教时间延长了一年。

(原标题:当国歌在遥远的印度洋海边小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