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闸18个月后,A股IPO的招股书预披露在4月18日重现后,三个交易日来,证监会每天都更新一次招股书预披露稿。至今,IPO预披露家数已经达到65家。由此可见,A股IPO预披露更新已经成为常态。

4月22日晚,证监会更新第三批19家IPO预披露,其中,东方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兴证券、长白山旅游、曲美家具、金逸影视等企业名字出现在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拟IPO队列中。

在IPO重新开闸的间接影响下,近6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已下跌80点。

昨晚再披露19家公司

昨晚更新的19家IPO预披露公司中,共11家公司拟登陆上证所,4家公司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4家公司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其中,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逸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威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是招股书预披露的更新稿。

至此,已预披露的65家IPO公司中,拟登陆上证所的共有34家、拟登陆中小板的共17家、拟登陆创业板的共14家。从主承销家数来看,中信建投暂居首位,其次是华林证券、齐鲁证券和国信证券。从地区来看,浙江企业依然占据榜首,达到了13家;江苏企业11家、广东省8家。

昨晚预披露的19家公司中,有3家证券公司进行了披露。加上本周一晚预披露的华安证券已有4家证券公司。

在昨晚预披露前,万达院线拟募集资金20亿元,是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家拟IPO公司。而昨晚预披露的国泰君安拟发行15.25亿股,若按可比已上市券商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取10元/股上下的股价来看,国泰君安的拟募资额很可能超过100亿元。

根据证监会的新审核流程,这些预披露IPO公司最快也要到3个月后才能拿到发行批文。

根据中信证券此前研报,首发审核工作流程修改后,IPO审核时间可能进一步缩短,今年8月份、9月份可能迎来IPO高潮。IPO重启最快可能在5月份,首批上市的已过会26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接近200亿元。

国泰君安和时间赛跑

此次国泰君安拟发行15.25亿股,东方证券拟发行10亿股,东兴证券拟发行5亿股,均不进行老股转让。

国泰君安招股书显示,近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7.94亿元、25.62亿元和30.19亿元;经纪业务的净收入分别为29.58亿元、21.87亿元和36.38亿元,对营业收入贡献度分别为39.74%、28.04%和40.45%。从2011年才纳入券商创新业务的信用交易业务强劲的增长,近三年利息收入分别为2.29亿元、4.33亿元和14.4亿元,营收贡献度分别为3.07%、5.55%和16.02%。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解决“一参一控”问题,国泰君安董事会在今年3月中旬通过了受让兄弟公司上海证券51%股权的议案,并通过了股东大会审议。国泰君安在其招股书中写道,“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不超过2014年2月28日为审计基准日的上海证券经审计净资产1.65倍的定价基准范围内,决定交易价格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框架协议在今年3月28日签署完成,相关程序仍在履行中。

据上海证券高层上周向早报记者透露,转让一事“正在财务审计阶段”,“将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若不能在6月底前完成股权转让事宜,上海证券就无法纳入国泰君安2014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国泰君安IPO计划可能被延后。可以说,现在的国泰君安正在与时间赛跑。

截至2013年底,国泰君安净资本233.18亿元,排名业内第三,仅次于已上市的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净利润也排名业内第三;旗下有5家境内子公司和1家境外子公司,并拥有30家分公司和195家证券营业部。国泰君安控股股东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2.99%;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际集团,直接、间接持有国泰君安46.74%股份。

国泰君安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主要用于推动传统经纪业务向综合理财服务转型、提升投行业务承销能力等,并未涉及对上海证券的股权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