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英文翻译版在发行后迅速成为美国畅销书。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如果有一本书告诉你,解决目前财富分配不均的手段要么是革命要么是征收80%财富税,你是否会觉得这本书可能根本就是胡扯?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很多场合就是这么被简单化的,但也正因为此,在今年3月英文翻译版发行后,这本有关收入与财富分配的700多页巨著已成为畅销书。该书在美国亚马逊位列包括小说类在内的所有畅销书榜单第一,媒体连篇累牍地评论这部冠以“资本论”之名的图书。这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跟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底有什么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

正退回“拼爹时代”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是42岁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黎商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克迪,他是一名天才式的经济学家,22岁拿到博士学位。这本《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让他成了经济学界的摇滚明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说,“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的代表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将成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甚至将是这个10年里最重要的一本。”

尽管出生在父母都参与过六八学运的家庭的皮克迪政治立场是左翼的,但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反市场经济主义者。1990年代初,他曾去过罗马尼亚,那趟旅行让他明白当时欧洲的社会经济体系是有问题的。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我赞同私有财产,但资本主义和市场应该成为民主的奴隶,而不是相反。”

皮克迪将新书命名为《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显然有向马克思的《资本论》致敬的意思。他自己并不否认这一点:“我试图让分配问题以及对长期趋势的研究回归经济学的中心。在这个意义上,我所追随的是19世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开创的传统。我与他们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我使用大量历史数据。”皮克迪反对的是现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财富分配方式,他认为,几乎任何财富累积都是违反道德的,能否彻底铲除经济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事关公正。要实现公正,就要消除高薪,并通过向富人征税减少其现有财富。

在克鲁格曼看来,皮克迪的研究证明,“我们正在倒退回 承袭制资本主义 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承袭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简而言之,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退回到“拼爹时代”,财富来自世代积累而非劳动创造。这样一种机制对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打击,尤其是对所谓的“勤奋劳动创造财富”来说是一个讽刺。

财富集中

是资本主义的自然趋势

克鲁格曼对《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这个评论总结,来自皮克迪在这本书里提出的主要观点:“由于投资回报率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贫富不均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东西,所以需要对富人征收累进的全球税收来保护民主社会。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富有。”

皮克迪承认企业家们对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必不可少”,有些企业家的成功,靠的是“真正的创业努力”,而另一些企业家的成功则仅凭运气或“完全的盗窃”。但作者认为,那些通过创业努力得来的财富很快也发展成“极度持久的资本集中”。

在这本书中,皮克迪还通过数据和模型挑战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分化会先拉开距离,然后逐渐缩小。皮克迪认为,这种情况从长时段看,是不成立的。皮克迪表示,人们没有理由认为资本主义将会“自然而然地”扭转日益严重的不平等趋势。

在皮克迪的分析中,在1914年之前,经济状况非常不平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不平等现象出现任何自然的下降。1914年至1950年的战争和经济萧条把富人拉回到现实,但是资本后来得以重建,而资本所有者则再一次繁荣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财富与收入的比例随着收入不平等的加大而增长,而且财富集中程度也正在接近一战前的水平。据皮克迪估计,目前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正在把财富集中的水平推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水平,财富集中和不平等可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在两方面做出重要学术贡献。首先,作为利用税收统计数据衡量贫富差距的先驱,皮克迪先生十分缜密地记录了过去30年来收入与财富的进化过程,尤其是在欧洲与美国。皮克迪在研究中发现,从1914年到1970年代是一段异常的历史时期,其间收入贫富差距和财富股票(相对于国民年收入)大幅下降。然而,从1970年代起,财富及收入差距一直在上升,回到20世纪前的水平。当然,这些统计数据中肯定存在某些混乱,但这项研究已经转变了人们对财富历史的看法。皮克迪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套解释这些事实并预测财富分配未来走向的资本主义理论。他的核心观点是,由于财产及投资回报一直高于经济增长,自由市场体制具有增加财富集中的自然趋势。在20世纪里,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以及高税收打压了财富回报,而劳动生产率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则推动经济增长。然而,皮克迪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抵消,不断增加的资本回报率将使财富集中化——尤其是现在,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经济增长放慢。

皮克迪的结论

其实不是独家秘密

不过,《经济学人》杂志对该书提供的政策建议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这同样也是很多经济学家对这本书诟病的地方。皮克迪开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本实施累进税的药方(每年征收的费用从最低0.1%到对最大财富的最高10%),还提出对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部分征收80%的惩罚性税收。在该杂志看来,这是在敲诈富人,但也是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皮克迪的结论不是什么独家秘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去年出版了《不平等的代价》也讨论到了民主机制与市场经济制度、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但斯蒂格利茨的这本讨论美国问题的著作并没有像《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那样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有些偶然因素导致这本书走红。”复旦大学经济学家张军昨天对早报记者说,“斯蒂格利茨可能分析得更为深入,还有克鲁格曼写的专栏文章等都是在谈这些问题。但皮克迪的这本书起了个很好的名字,一本书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它讨论的问题和结论可能会更加激进一点,斯蒂格利茨不可能用这样的语言,而皮克迪则把这个问题讲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张军教授的判断是,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它给我们很多想象,顺着作者的观点去看美国经济和资本主义系统。“这本书重要的地方是提出了问题,而并不在于它的学术性。”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被公众和学者持续讨论,华师大政治学教授刘擎认为,这跟该书作者身份和研究方法有关。“一般做社会批评的都是所谓左派,也不是严肃的社会科学家。现在有一个经济领域的人,一个天才经济学家来谈论这个问题,而且有大量数据做支撑,这是实证的社会科学,对很大一部分人有说服力。”

张军认为,皮克迪这个法国学者的观点与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财富的分配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不均程度,现在很多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也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大家反思的是,这个现象继续持续下去,资本主义系统是否会瓦解?好像又回到了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英国看到的景象,也就是阶级矛盾对立到了近乎要发生革命的阶段。马克思面对早期资本主义时看到的状况,好像在今天又要重演。”

但张军向早报记者表示,这两者也不能简单地做比较,两者形成的逻辑比较类似,但内容已经完全不同,“19世纪还是制造业的时代,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雇佣制度是分配不公的来源。现在的情况,有点反过来,是高级的劳动力在雇佣资本。美国和欧洲发达经济体的所谓精英,基本都在金融领域,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是金融的游戏,玩这个游戏的这些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资本家,是劳动者。”事实上,1970年代的时候,经济学家就已经在讨论劳动雇佣资本的问题,张军说,“最顶尖的这些金融人才,在管理别人的财富和资本,他不是所有者,但他的回报和分红有几千万甚至上亿,这种状况在金融的逻辑里,已经看不懂了。”

刘擎也认为该书受到广泛讨论跟美国在2007年以后的金融危机有关,“一个是经济不平等带来的不满。整个西方社会一直认为,他们有自我纠错机制的公共生活,然后发现,一部分公共生活失去了控制。在西方的传统里,尤其是美国,经济生活被认为是公权力不能介入的地方,现在看来这是错的。”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首先于去年在法国出版,但并没有在法国受到如此大的追捧,张军认为,在欧洲,传统中比如在法国和德国,总体上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美国是自由经济的代表,倡导不干预,所以即便出现这么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政府某种意义上还是在往后退,这跟欧洲形成反差。“但问题是,欧洲是政府做得多带来的问题,美国的问题是政府不做带来的问题。”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