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对话罗店中学足球队日籍外教野口大辅

中国校园足球要打破

只有一根“独苗”的现状

早报记者 伍智超

快步上前,半鞠躬式握手,问一声“教练好”,然后依照先来后到的次序将书包如列队般整齐地置于球场边,并迅速换装,先完成这套“规定动作”的队员还会自觉配合教练搬球门架、放置训练器材……

在近日举行的2014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高中赛事中,宝山罗店中学校足球队高中部的18名队员吸引了外界的眼球。他们高素质的球场习惯养成得益于一个人的培养,那就是球队的日籍外教、他们足球生涯的新伯乐——野口大辅。而本次比赛也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报业集团主办,共有来自上海的128支球队参赛。

“多功能”教练的稀缺

野口大辅,这位日本前职业球员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中国足球乙级联赛。自2006年在沪上开办TFA足球学校以来,他便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度的接触。

办校9年,目前TFA的学员阵容已扩展到1200人左右,不过要说与国内公立学校的足球队打交道,这却是野口的头一遭。去年10月,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宝山区校园足球分联盟教练员培训班在罗店中学开班,当时来给教练员们“充电”的正是野口和他的团队。经由这一次的接触,罗店中学校长兼宝山区校园足球联盟执行主席孙鸿俊抛出绣球,将这位肚里有货的外教请到了自家的足球校队里。

虽非足球专业人士,但孙鸿俊对“校园足球发力点何在”的答案却是门儿清——须得从队员和教练员两方面齐抓。“教练员的水平会直接关系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一位 对路子 的教练能帮助队员少走很多弯路。”孙鸿俊感慨,在目前国内的校园足球界,如此“多功能”的教练员实属稀缺资源,而他将野口聘为校队外教正是出于提升教练员与队员实力的两方面考虑。

虽说是“聘”,目前校方与野口教练的合作仍属公益性质,校方仅向日方团队支付少量交通费用。不过作为对推动校园足球的一种尝试,双方都愿意在这条路上且行且摸索。

但如果不以职业球员为目标,为什么要舍下学习、玩乐的时间去辛苦练球?正是在这种思路的灌输之下,中国足球的基础人口越来越少,而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也陷入了怪圈。

“面对队友,你该如何去更好沟通、合作;面对对手,你该如何找到突破点;面对失败挫折,你该如何接受并重新出发;面对给予你支持的人,你该如何去表达感谢……足球的课堂上,你可以学到人生的一课又一课。”野口教练表示。野口觉得必须要在成长路上让孩子去经历、感悟足球,因为这是面对未来的一种准备,也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门。

光是免费培训远远不够

尽管中日两国的职业足球已不在一个“次元”内发展,但在野口教练看来,中国校园里的“球童”们至少在某一点上比日本孩子享受着更优厚的待遇。

“据我对罗店中学足球队的了解,除了个人的球衣、球具外,队员们不需要为训练有任何支出,日常训练时如此,外出比赛时也是,不需要支付交通费和食宿费。但在日本,虽然每所学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每逢要代表学校外出参赛时,交通费和食宿费这笔支出肯定要由队员的家庭来承担。”野口介绍道。

野口教练告诉记者,在日本无论学生的足球水平如何,只要他想加入校队,便能成为队伍中的一员。“日本学校的校队,它会依照队员水平的不同,分成一队、二队、三队乃至更多队。”但罗店中学和上海其他许多学校一样,足球校队以“独苗队”的形式存在着,离梯队建设的目标尚有距离。

而在谈到目前中国足球资源不足时,野口教练说:“只要有场地,哪怕只有一两个孩子,也能把球踢起来,玩得有声有色。”野口以自己的TFA足球学校为例,为了让学员们方便练球,他在全市布了8个点,才终于能推进教学。“中国孩子在足球上其实也很有天赋,但还需要更多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