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通过增资扩股改制而成,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职员工400余人。公司下辖有一家通过GMP认证的制药公司(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和一家国际化医药研发公司(湖南方盛华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方盛制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改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完成了医药类企业在研发、原料药、提取、成药和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生产—销售”型医药企业。

据招股书显示,未来三年,公司实现发展目标将采取这些措施:

1、研究开发计划

(1)加强科研投入

未来三年,公司将逐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确保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等比例增长,创造可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机制。同时,公司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研发实验室。未来阶段,公司将进一步筹建高标准中成药、化学药等新药研发实验室,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培训等业务,为公司产品升级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

(2)壮大科研队伍

未来三年,公司将加强科研人才的引进,优化科研人才的绩效考核。公司将根据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招聘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建设一整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和发展体系,加大对在职员工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基本素质,优化员工知识结构,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为科研队伍建设和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

当前阶段,公司已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公司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今后,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力争在人才集中的发达地区新增1至2家联合试验室,以充分运用外部技术力量促进内部产品性能与结构的优化。

(4)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公司对企业知识产权有着相应的保护体系,以申请专利保护为主要法律保护手段,加强对研发的保障以及保密制度建设,加强对专有技术保护,以确保公司研发成果向生产成果的有效传导。

2、市场营销计划

在公司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新产品不断推出的情况下,增强市场开发,完善营销网络建设越来越重要。

公司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营销学术推广队伍及二、三线终端的推广与商务物流队伍。提高公司核心品种在用药市场的占有率。公司将按照以下步骤开发建设营销网络:

(1)与总代理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模式

未来阶段,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资质优良的总代理商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平台,以合同规范约束双方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享、利益共享,达到合作共赢、品牌共建的目的,实现共同发展,确立竞争中的领先与优势地位。

(2)扩大并细化合作经销覆盖范围

未来三年,公司在现有招投标办公室的基础上,加大招投标管理和规划,加大全国各地政府组织招标的参与力度,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通过加强与各地商业配送企业的合作,将销售渠道延伸至终端,加强对业务终端的把控、维护和服务,巩固并扩大目前公司重点品种在市场占有率的优势。

(3)加大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

在未来三年里,公司将继续实施专业化学术推广,集中公司优势营销力量,形成富有成效的学术推广体制。公司具体采用建立专业学术网站、举办学术推广会议、建立营销数据库、进行渠道教育和专员管理、专业媒体投放等形式对公司产品进行学术推广,引导临床医生对公司产品适应症的理论和治疗意识的强化,使产品名称和疗效通过系列学术营销活动进入终端视野。

(4)强化营销管理

未来三年,在营销管理方面,公司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管理: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现代营销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培训;重视营销组织的建设,加深营销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推进营销网络的管理,特别是注重运用市场营销的组合策略;做好责任边界的确定,加强各级的业绩考核。通过以上手段,公司力争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强化营销管理,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商机。

(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为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目前公司已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实现了财务系统、人力资资源管理系统、防伪码系统、OA数字化网络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系统协同运作的良好局面。未来三年,公司将建立全国优化的多功能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快捷、实用的团队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3、产能提高和产业链延伸计划

公司开展了技改与搬迁工程项目建设,2012年底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产,建立了新增的固体制剂车间和中药材前处理与提取生产线,由此扩大产能和完善产业链,为公司主要产品产能扩张和产品质量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公司已实施技改与搬迁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新建原料药制剂车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同时,将引入高效压片机、高效分装机等自动化水平高、运行稳固的生产设备,可有效配合核心产品的深度开发工作,提高生产能力。

4、人才引进计划

人才是保持企业持续创新与竞争能力的关键,公司正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培训和引进体制,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1)扩大高素质人才队伍

按公司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了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在未来三年,继续实施引进优秀人才计划,不断提供管理和技术团队的素质。同时,公司将加强内部业务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内训课程开发,将员工的愿景和企业的远景目标有机结合。

(2)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内部动力源泉。在未来阶段,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正、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推行竞争有序化,建立有序的岗位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增加岗位流动性。

5、加强管理机制与成本控制的计划

在未来三年,公司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生产中心加强质量监控力度,优化

生产工艺流程,合理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导入相应的系统工具,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人力及其它成本。在销售过程中,实行销售费用率考核,实现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