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维码支付这一度风光的移动支付方式在3月被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暂时叫停的同时,由中国银联、运营商和多家商业银行力推的NFC手机支付正在移动支付领域抢占先机。

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5月27日在“中国银联NFC全手机产业峰会”上表示,银联将扩大TSM平台(可信服务管理)的机构接入规模,在今年计划完成100家承接银行的合作。

引入所有全国性银行

所谓NFC支付,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使用更为简单的条码(二维码)移动支付。其中,以TSM系统为移动支付平台的核心,通过该平台,用户可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SIM卡上下载银行卡,并实现电子现金圈存、线下商户银联“闪付”、远程消费以及公交、医疗等行业应用,商业银行则可实现从传统“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转变。

除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外,NFC支付背后的更大推动力来自于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从很早就确立了以‘闪付’作为现场支付的标准,而在远程支付方面,则是以‘手机支付’为业务品牌,即近场和远程相结合的业务产品模式。”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副总经理蒋海俭昨日表示。

据胡莹介绍,目前TSM平台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全国性银行已经全部达成合作,其中12家已经正式发布了业务;区域性银行已经有30余家与银联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已经有7家上线发布了业务。2014年,中国银联计划完成100家成员银行的接入。

全面支持四种NFC模式

在移动支付业务今年首季度实现超过200%的同比增速、二维码支付被暂时叫停的背景下,包括运营商和银行在内的NFC支付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纷纷扩张。

在原本支持的中国移动的NFC-SIM基础上,中国银联上月宣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有望在下半年发布相关产品,而接入NFC支付的银行也将从早前的二十家扩展至全部发卡行。

在“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这一新定位下,面对多达四种的NFC技术模式,银联也展现出开放的态度。

“根据所在的位置不同,共有四种技术模式,即基于SIM卡的SE(NFC-SIM)、嵌入式SE(NFC全手机)、可移除SE(NFC-SD)和外置式SE(外接),不同的技术模式在不同领域由不同的市场推广主体在力推,银联希望在四个方面都可以提供支持。” 蒋海俭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央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在表达央行对包括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内的三条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的同时,也指出,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目标方向应该是,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这也被市场解读为,NFC支付事实上得到了央行的支持。

录入编辑:薛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