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观察》No.27 中国电商崛起追问式:小米更像是一个会所

文/ 金焕民

30余年的压缩式、追赶型市场经济进程,使得中国企业带着问题一路前行,一些企业企图用时间换空间,却终因问题积累太多,尾大甩不掉被绊倒了、拖垮了,更多的企业则是前仆后继,不断带来新的奇迹。

比如中国电商崛起!渠道障碍,曾经被认为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短板,那么又如何看待这次非同寻常的机会?当美国投资人因为京东更像他们看得懂的亚马逊而踊跃认购时,我们仅仅侥幸于又一次的模仿成功而沾沾自喜吗?

类似这样旁观者的思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提醒或自我暗示中国企业,这是一次集体思考、实现整体进步、空间突破的良机!

纵深发展中,不止于营销、经营本身;而全球化下,不止于企业本身。

笔者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冥冥中的东西,但笔者相信因果。比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获得了举世注目同时也让发达国家十分不爽的经济成就。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打压,不仅没有抑制住中国的崛起,相反,更加刺激了中国的崛起——这或许也正是中国能够持续崛起的因果。

在经济领域,唱衰中国的论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同样令这些唱衰者不爽的是,中国经济一次次渡过了或真正、或臆想的难关,硬是带着问题一路前行。

虽然幸运,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却是毋庸讳言的。所以能够一路前行,一方面是海量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让“带病”的企业都可以生存,甚至发展;一方面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海量采购。解决了质量问题的中国海量产能,为世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为跨国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

世界喜爱“中国制造”。而中国为世界生产了产品、提供了产品,却没有能够向世界推销产品。面对以美国为“龙头老大”的世界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倾销指控,中国政府只能无奈地辩解:都是你们的企业贴牌的,我们只是赚了点加工费。

中国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竞争不过跨国公司,除了在中国市场对中小企业耀武扬威,基本上走不出国门。跨国公司盘剥着中国的“生产车间”,还指责着中国政府。

现在好了,电商来了!

问题是,电商是中国“生产车间”的救世主,还是多了一道难关?

焦点讨论一:30多年,中国企业完成了什么?没有完成什么?

中国企业会营销中国市场了,但还不会营销世界市场。

中国建成了“世界生产车间”,但还没有建成“世界研发车间”,也没有建成“世界营销车间”。从最根本上说,我们只是在“转移价值”,而不是在“创造价值”。你或者简单地模仿人家,或者建设性地模仿人家,但无论哪种模仿,都是模仿。人家拿你没有办法,但就是看不起你。反过来,你用模仿的办法能够最终打败人家吗?仅仅是打痛,那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企业会赚钱了,而且赚到了很多钱。于是,我们产生了很多生意上的老板,但就是不怎么产生企业家。企业家能够引领商业革命,创造更多的生意机会,发展机会;而生意人只能在有生意的市场上赚钱。中国经济的低迷,原因就是生意机会少,钱难赚。

中国式营销是“群狼营销”,现在的情形是,狼多肉少。

我们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但还没有改变世界的竞争格局。世界经济的顶层,仍然是由跨国公司设计的、控制的,我们只是在“陪太子读书”。

焦点讨论二:电商是“亚马逊”的模仿者?还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利器?

也即电商是继续产生生意人、更大的生意人?还是造就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且难以给出结论。提出这些,可以给读者一个视角,给电商的掌门人一个视角。视角决定境界,也决定战略。

笔者个人,则是充满期待——因为喊了许多年,电商这个群体,真正是由学历高、素质好、有理想的人构成的;也满是疑虑——即使具备了这些,他们也还是商人,中国的商人。

30多年成就那么多老板。而那么多急于改变自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老板,在地位改变之后,并没有脱胎换骨。尽管资本是贪婪的,但赚钱总是有止境的。无止境的是商业发展、社会发展。问题是,有多少老板能够上升到商业发展、社会发展去思考企业经营、企业发展呢?

这东西,纯粹属于“自动自发”,自我修炼,外界是没有办法引导和强求的。在丰富的汉字词库里,关于商人的描述,几乎没有几个是主旋律的,中国商人、当代的中国商人如何改写这些?

焦点讨论三:电商间是竞争?还是竞合?

最经典的说法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这种故事,在电商时代之前是层出不穷的。而在电商之间,企业间大打出手的故事,也是时有发生,从没有间断过。

中国人的英雄情结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强大的且对中国有防范和歧视倾向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征战全球市场,如果没有竞合,只有竞争,那么,很可能的结果是胜算不大。而在中国这个市场武林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思维,竞合的机率到底会有多大呢?

焦点讨论四:面对千载难逢的电商机会,中国会有国家战略吗?

经济的全球化表面上看是企业的机会,本质上却是国家的机会。毫无疑问,在发达国家中,面向21世纪,德国比美国、日本做得好;中国比其它金砖国家做得好。

而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过去30多年,这个国家战略取得了成功。如果仅仅继续依靠这个国家战略,能够继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但未必能够解决中国经济的全球化问题。那么,中国能够拿出支持电商、依靠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电商的国家战略吗?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恐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吧。

焦点讨论五:电商能够制定出基于战略目标的战略路线图吗?

可以判定,电商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而且是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崛起的机会。最为难得的是,这个机会对跨国公司和对中国企业意义不同。充其量,对跨国公司来说,电商只是一个新的渠道,而且是一个与之争夺商业权力的异己力量。但对具有想象力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却是一个进行全球整合的机会。

这就像共产主义对共产党来说,是改天换地的机会,对国民党却是动摇其统治根基的思潮。虽然国民党曾经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路线,但其本质却最终与这个路线是抵触的。

发达国家其实也深受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们的很多宏观政策,比如国家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国营企业,也是社会改良的结果。但撒切尔主义、里根主义都表现为对改良的改良,其实是一种否定。

再如跨国公司到中国发展。发财是其根本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这又是它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德国企业基本上不太在意这个,所以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最好。美日企业既想发财,又不愿意“负面作用”太大,一度首鼠两端。

因此,笔者的判断是,跨国公司对电商既不愿意热烈拥抱又放不下来。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中国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以类比的是,美国对中国,既想利用,同时也不得不利用,但又不想中国因此受益太多,于是,在政策上左右摇摆,表现得好像找不到调子。中日之间的政冷经热,最终发展到政经皆冷,也是中日之间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

那么,对电商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并非重不重视机会,而在于抓机会的能力。最重要的问题并非有没有战略,而在于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路线图。

德国显然找到了与中国合作的路线图,美日则显然没有找到这个路线图。所以,德国不仅企业在中国发了财,而且国民经济也因此受惠。美日虽然企业发了财,国民经济却没有因此而改观。

笔者想说的是,因为这个机会太过特别,企业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缜密的策划,电商们胜任吗?

焦点讨论六:小米的战略清晰吗?

这虽然很冒险,笔者还是愿意做个尝试——更具体地拿一个企业,就选择小米进行一些探讨。

小米很成功,也受到普遍好评。

问题在于站在什么视角看小米,以及小米站在什么视角看自己的战略。

笔者认为小米目前的模式是创业模式或者导入模式。其它电商以平台电商或者垂直电商的模式开启大家的电商时代,小米以一部手机开启自己的电商时代。那么,这种模式到底能够走多远呢?

小米更像一个会所。其终端是进入这个会所的门票。那么,这种“门票”能够卖出多少,则决定着“会所”的性质。这张“门票”在今天是竞争的利器,它最终是否会成为战略障碍或者阻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持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其实,整篇文章都是指向观察与思考,与经济学有关。笔者一直认为,中国企业的营销和经营缺乏经济学纵深,而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如果不借助营销或者宏观意义上的营销,是解决不了实际的经济问题的。

改革经济学,企业现代化治理经济学,可以休矣。取而代之的经济学,应该是能够纵横于国民经济、行业经济和企业经营之间的应用经济学。笔者姑且称为营销经济学——研究国家营销战略,行业营销战略,区域经济营销战略,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的企业营销战略、经营战略。

舍此,怎么可能制定出真正可靠的企业营销战略和经营战略呢?所以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设立了首席经济学家这个新的职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题记:

在过去的研究中,笔者一直立足于中小企业,并且希望把握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所以如此,并非不求上进,实则内心有一个宏大的志愿——找寻中国企业崛起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把握中小企业就能最终把握中国企业呢?一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所有中国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国现存的大企业都是时势造就的,它们虽然是在激烈,甚至惨烈的竞争中崛起的,是胜者,但也是幸存者,多数已是强弩之末。

从企业的角度,从中国企业的角度。电商再新潮,它也是企业,必须遵循企业经营和营销的一般规律;电商再特殊,它也是中国企业,面对世界,必须走中国企业必须走的路。英国企业横扫世界,虽然各有千秋,但走的是大致相同的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也是如此。中国企业不仅不能例外,由于我们是后起的,面对的环境,更加恶劣,更需要协调行动,抱团取暖。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相像。

本文为金焕民独家授权网易财经《亦观察》专栏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为自媒体平台“管理智慧”旗下撰稿人,大学副教授,中国著名营销实战专家。著有《解读本土标杆企业》、《中国式营销》等书。

往期回顾:

【亦观察】 No.01 金错刀:任正非午餐会讲话 他OUT了?

【亦观察】 No.02 张小平:关于众筹的五大核心价值

【亦观察】 No.03 金错刀:关于刘强东的3个血泪段子

【亦观察】 No.04 韩平:王石说自己不行贿你信吗?

【亦观察】 No.05 刘晓午:挑战苹果三星,华为你行吗?

【亦观察】 No.06 周展宏:银行凭什么赚大钱?

【亦观察】 No.07 信海光:马云想买下整个中国互联网?

【亦观察】 No.08 为什么说中国富豪学不了比尔-盖茨?

【亦观察】 No.09 汉武帝如何靠卖盐做到国力全球第一?

【亦观察】 No.10 吴付标:中国品牌还要恶斗多久?

【亦观察】 No.11 张小平:中国互联网正在全面接管中国经济?

【亦观察】 No.12 金错刀:国美逆互联网转型:自宫还是新生?

【亦观察】 No.13 为何说华为品牌的国际化是不成功的?

【亦观察】 No.14 58同城的三大致命软肋是什么?

【亦观察】 No.15 中国企业不擅长引爆用户的能量

【亦观察】 No.16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有无第三条路?

【亦观察】 No.17 中国式P2P神话将破灭

【亦观察】 No.18 中国的产品经理更须有仁爱之心

【亦观察】 No.19 兰世立能否成为下个站起来的褚时健?

【亦观察】 No.20 美国可以重罚葛兰素史克,中国行吗?

【亦观察】 No.21 还可向任正非和《华为基本法》学什么?

【亦观察】 No.22 广告和策划大师正在消亡?

http://money.163.com/14/0523/15/9SUIVVSB002551G6.html

【亦观察】 No.24 京东上市,马云能不上火吗?

【亦观察】 No.25 罗永浩用工业思维做手机很危险

【亦观察】 No.26 中国汽车市场策略的两个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