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股市场建设要坚持改革驱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未来交易所蓝筹股市场建设应以市场化为基础,加大现有周期性行业、上市企业的转型与重组力度,努力增加非周期性行业的比重。同时通过交易所内部分层,大力推动和吸引优质的非周期性行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行股票,并且在不同层级的蓝筹市场公开上市。
  蓝筹股的来历源于西方。在西方赌场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筹码中,尤以蓝色筹码最为值钱。不过,如果以“最值钱”这一标准来衡量A股市场的蓝筹股,却多少有点名不副实。
  从分红的角度看,A股蓝筹似乎是最符合“最值钱”标准的股票。近日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认为,2013年沪市派现公司家数继续增长,派现金额创历史新高,分红比例继续保持历史高水平,而蓝筹股仍是现金分红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上证50公司和上证180公司的派现公司家数占比分别达到96.00%和93.33%,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分别为4025亿元和6058亿元,分别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的60.14%和90.52%.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及中石油、中石化合计拟分派现金红利3655亿元,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的54.61%.
  事实上,2013年A股市场年度股息率达到了2.54%,已超过包括标准普尔等部分成熟市场蓝筹股股息率。
  不过,股息收入的“繁华”却难掩其资本利得的“落寞”,蓝筹股每况愈下的估值已经很难让投资者将其与“最值钱”联系起来。以上证180指数为例,自2007年13325.04点高位断崖式下调后,该指数即一路振荡,今年以来,更是长期低于5000点以下。
  事实上,蓝筹股的估值“悖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市运行的动力。“中国股市早已不是分红比例不高的问题,而是分红结构的问题。”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少君称,蓝筹分红比例较高但股价不断下跌,而成长性企业估值太贵、分红比例过低,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对保本型投资者的吸引力。李少君认为,蓝筹、成长估值与分红的背离已成为A股市场三宗原罪之一。
  不仅如此,蓝筹股的“失宠”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沪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分红稳定、可预期的高回报蓝筹公司,但沪市蓝筹股市场不够活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质蓝筹公司难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公司发展受到限制。
  在此背景下,盘活蓝筹股的市场交易、激活蓝筹股市场功能就成了A股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近日召开的上证2014股权投资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就表示,长期以来,上交所致力于股票、债券、基金以及衍生品四大市场的发展,其中多层级蓝筹股市场的建设一直是上交所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上交所的规划,多层级蓝筹股市场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上证180指数、380指数和建设当中的580指数。而盘活这一市场体系,则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是市场的要归市场。“蓝筹股市场建设要坚持改革驱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刘世安在论坛上表示,未来交易所蓝筹股市场建设应以市场化基础,加大现有周期性行业、上市企业的转型与重组力度,努力增加非周期性行业的比重。同时通过交易所内部分层,大力推动和吸引优质的非周期性行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行股票,并且在不同层级的蓝筹市场公开上市。
  事实上,国务院“新国九条”也明确指出,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减少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股市说到底是资金与股票的交易,股市之船只有借助资金之水才能水涨船高,引长期资金入市便成了上交所开出的另一药方。
  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养老金在内的长期资金入市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助推我国金融结构转型,推动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而如果没有长期资金参与,各类投资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成对买卖价差的博弈,市场最终将成为一个零和游戏,投资者对于估值底线不能形成有效的共识,股市由此陷入周而复始的“牛短熊长”困局,短期的股价暴涨和随后的长期低迷导致市场信心丧失,投资者亏损累累,也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
  刘世安表示,从我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来看,长期投资蓝筹股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根据上交所研究部门的测算,目前A股已经具备了一批业绩优良、具备稳定高分红能力的蓝筹股票,且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能够为长期资金入市投资提供可靠的安全边际。
  从境外经验来看,追求长期稳定收益而非短期价差炒作是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投资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国养老金入市的投资标的主要应集中在能提供稳定现金分红的蓝筹股群体。
  资金最终追逐的是股票并且常常是二级市场的股票,建设蓝筹股市场还要鼓励和推动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刘世安指出,过去对国企的考核没有市值指标,高管也不持有自家公司股票、股权,致使很多国企上市公司缺乏市值考核压力,不关心公司市值涨跌,也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提振信心,这是蓝筹股市场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推动上市国企市值管理则有望触及这一难题。一方面,针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将高管个人利益、公司利益和中小投资者利益有效结合,增强高管层对股价的持续关注度,有效管理市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管理层更加注重公司价值创造、股价提升和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这一做法还有利于促进政府从国企的管理人身份向出资人身份转变,进而稳定甚至提高蓝筹股的价值。
  此外,蓝筹股市场建设中,还要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落到实处,这是蓝筹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中更偏重于融资,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新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贯彻 新国九条 有关要求,未来蓝筹股市场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这一重点工作来进行,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刘世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