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吴洁瑾

辞去工作后,家住浦东高桥的张倩在家负责11岁儿子的教育已有大半年,她和丈夫徐明在看到孩子有很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对于儿子未来发展的困惑。近日,早报记者走近这个“另类”家庭,张倩表示,或许儿子将来仍会“回归”高中。

儿子曾在网上找工作

东方早报:孩子一直喜欢在家上学吗?

张倩:比起去学校读书,他当然更喜欢在家自由自在。但也会有反复,比如前段时间他说不想在家上学,也不要回学校,要像我们一样工作赚钱,他说他会洗碗洗裤子。我说好吧,那你自己去找工作吧。然后他花了一下午在网上找工作,查有关童工是否犯法的报道。找了半天,终于放弃了,说他还是回来读书吧,因为没有人用童工,童工钱也很少。

徐明:他要出去找工作,我们也跟他说,你选择学习,那么由我们来承担你的生活;如果你要去工作,那你就是大人了,就要自己承担生活费,要付给我们房租、水电煤费。

东方早报:除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孩子还掌握了哪些本领?

徐明:因为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也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技能。比如出去旅游时我们要求他自己做行程,我觉得这样比在校死读书更实用。

今后大学生太多,岗位竞争激烈,最终拼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和经验。你看在一些外企中做到领导位置的以外国人居多,而国内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最多也就做到职业经理。我觉得这就跟外国人思维没被框死有关,所以我希望儿子能更多地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而不是只学习书本知识。

学校语文教材脱离实际

东方早报:有否考虑尝试其他在家上学模式,比如几个家庭合请老师或念私塾?

徐明:有考虑过与其他家庭合请老师,但发现很难凑得起来。因为上海在家上学的人数相对全国来说比例并不高,即便能找到,也分布得很散,年龄层次也比较广,很难凑齐相同年龄的孩子。

对私塾我并不认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好,但还是得考虑应用问题。孩子长大后要踏上社会,如果只学小众化的内容,以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他的思维方式会跟主流社会脱节。

东方早报:学习教材是怎么选择的?

张倩:语文课我并没有用学校的教材,因为我觉得这些教材离我们实际的生活还是比较遥远,有点脱离现实。我选的是《增广贤文》和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孩子本身就对古文有兴趣,而且《增广贤文》本身也是明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开明国语课本》是真正写给孩子们的课本,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小学生。

英语主要报的是网上课堂,200多天也就300多元,而且教学很形象,会编很多口诀,方便记忆,孩子学起来很快。

数学用的是学校教材,买了教辅书让孩子自学为主,不懂的地方等爸爸回家可以问。

东方早报:对于美术、音乐、体育课等副课也是自己教吗?

张倩:美术方面让他随便画,不像学校,规定画什么东西,还必须画得像。音乐课方面目前还没有好的想法。体育课我们就让他去大自然奔跑,去公园爬树、玩气枪,学空手道。

初中也不考虑回学校

东方早报:孩子马上面临小升初了,初中、高中你们怎么打算?

张倩:我们也正在商量怎么上初中的事,之前有在家上初中的孩子家长给我打电话,想跟我讨论合作办初中私塾的事。

徐明:初中阶段我们也不会考虑回去上学,我们会让他以自学为主,培养他的自学能力,但是因为初中阶段难度增加了,所以我们也会请一位老师,定期来给他提个重点,作个概括什么的,让他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高中因为我们比较认可的一所香港民办学校有在上海办高中部,所以我们可能会去上高中。这个学校是全英文授课,学生今后都是直接出国的。当然,究竟回不回学校上高中,是念普通高中,还是未来以留学为主的高中,我们都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东方早报:一路走来,你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徐明:最担心的还是在家上学的结果到底如何?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方向?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能走回头路的,不可能重来一次。做出这样的决定要担很大风险。在网上确实能看到不少孩子都在家上学,但真正已经踏上社会的不多,很少有成功的例子。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可以算是踏入社会的成功案例(“童话大王”郑渊洁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在家教授儿子,目前三十而立的儿子已成为一家公司的CEO),但他毕竟是名人。就算是普通人,每个孩子也都是不同的,无法完全复制。而传统教育争议较大的一个地方,就是将所有不同的孩子按照一个模式去教。

东方早报:为了孩子教育放弃工作会觉得可惜吗?

张倩:不会,孩子是我现在最大的投资,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业,即便我出去工作换回金山银山,也不如对他的投资。曾国藩曾说过:“生子不如我,留钱有何用,生子既如我,留钱又何用?”

而且在家上学的家庭并不是个个经济条件都很好,很多家庭也只是中等,但这些家庭的教育理念都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考虑的。

徐明: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少也有钱少的做法。关键是你是否想做,现在在家上学确实有很多家长认可,但却很难跨出那一步。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