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扶

中国的地方自贸区申报热,正在遭遇第一波降温。

有别于今年全国“两会”现场,各地方首长齐谈自贸区的热闹气氛,如今不止地方对于申报进展三缄其口,负责操刀自贸区申报工作的商务部,也明显降低调门,“最近一般不接待地方来的人”。

自贸区申报热遭遇降温的原因之一,据说是高层对申报热存在的问题“不甚满意”,并敲打地方:“自贸区申报不要一哄而起,借着申报要政策”。

看来,地方自贸区申报的思路,已经到了需要“洗洗澡”的时候了。

首当其冲的一点是,自贸区并非政策洼地,“转变职能、制度创新”才是王道。这一表述,并非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专设。短期内,有意申报自贸区的地方政府,可能都要以此立意。

其实,自贸区建设本身并不回避税收政策。鉴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定位,国际上已经建成的知名自贸区中,同样普遍存在关税优惠。这也是为什么上海自贸试验区《条例》草案中,会将税收单列一章。这纯属国际惯例。

但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平衡、市场化、可持续已成主流,地域性的政策优惠早已成为敏感词。虽然其间也有振兴东北、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出炉,但中央层面收紧地域性的零碎政策优惠,属于大势所趋。此时还谈政策优惠,显然难获高层支持。

而且,相当比例的跨国企业如今更为看重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税优惠,而是大的营商环境、行业性机会,以及便利化程度。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前,外高桥保税区就已集聚大量跨国公司,原因就在这里。当然,这类跨国公司从事的行业本身,也可能拿到退返税等鼓励政策,但这属于另外一个话题范畴。

政策优惠申请难度大,对企业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地方在申报自贸区时,再打这张牌,性价比就不高了。这就是商务部官员反复劝谕地方,在申报自贸区时,要突出地方特色、制度创新的主因。

绕过了“思路”这道弯,在申报过程上,地方政府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多方信息显示,这次自贸区申报流程暂停估计要持续几个月时间,第二批自贸区的名单最快也要到年底才会公布,而且第二梯队中可能只会批两三家。更多的地方自贸区审批时间会更长。

在此期间,更符合实际的操作策略,可能是先从开发区、保税区、综保区、改革试验区建起,这里同样藏有巨大制度创新空间。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28.78平方公里从何而来?正是2009年开建的上海综合保税区。4年之后的这次升级,万众瞩目,但也顺理成章。

而眼下,有些地方连保税区都还没,就要申办自贸区。基本的经济体量和运作经验都还没有,遑论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