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实施异地高考省份比去年增加16个 5.6万考生将在居住地参考

综合新华社电 异地高考政策去年“破冰”出世,今年共有28个省份启动实施,比上年增加16个,全国将有5.6万名学生将在居住地参考,同比增长约11倍。两组数字的显著变化,被有些人视为异地高考政策“遇冷后的回暖”。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衡量教育公平实现程度的一道“门槛”,“异地高考”在各地的实施条件和限定规则依然不尽相同、门槛仍然有高有低。

异地高考在遇冷后升温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考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当前,中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6亿。打破户籍限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被认为是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举措。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相关政策。2013年,异地高考终于“破冰”,12个省份启动实施这项政策。

2014年,异地高考实施地区继续增加。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将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新增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山东、宁夏、新疆、内蒙古、福建、海南、山西等16个省份。这意味着,2014年将成为异地高考普遍落地的一年。

各地政策“有松有紧”

然而,目前北京等流入人口集中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仍被指有“城中有城、门中有门”的严苛之嫌。

通过对28个省份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的比较,不难看出各地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推进方式和政策时间表均不一致。如:河北规定,学生有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家长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就可报名;浙江要求随迁子女有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并具有在浙高中学籍。

与这些地方的政策相对照,北京等超大城市的申请条件被指“依旧严苛”:北京目前只放开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且需要满足在京缴纳社保满6年、子女在京连续就读高中3年等五项条件。

广东到2016年才放开异地高考,且要求进城务工人员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含3年)持有广东省居住证、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且具3年完整高中学籍。

而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议背后折射着社会有关群体的利益博弈。

成都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张涛认为,北京的异地高考门槛高也有其合理性,如果放宽势必导致更多外来人口涌入,加大城市管理难度,加剧教育医疗压力,带来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更多社会管理难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一旦打破户籍限制,又可能带来“高考移民”等新的不公。

电子学籍系统应运而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超大城市要平衡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不适合简单采取放开报考条件的方式,但可以探索建立“统一测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招生体系,所有学生可不分户籍选择参加自主招生统一测试,学校结合统一测试成绩、考生中学成绩、考生所在地区教育因素综合评价,进行录取。

专家们还提出了加大教育投入整合资源最终实现升学机会均等、利用电子学籍等手段加强监管防止高考移民等建议。

据悉,2013年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启动实施,配套启动的电子学籍系统也在当年内实现全国联网,这就从技术层面杜绝了可能与高考移民挂钩的虚假学籍、重复学籍,并为随迁子女跨省转学搭建更加便利的“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