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提到,“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一规模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那么,该如何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如何把负担变成财富?如何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在6月12日中国政府网举办的在线访谈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黄国波和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就上述问题解读了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双管齐下改变外汇储备过多的局面

管涛表示,要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应该坚持双管齐下。外汇储备过多一方面体现在流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存量高,存量现在基本上已经达到了4万亿美元。要解决好流量问题,就要控制好收支平衡,主要措施就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由较多依赖投资、出口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促进贸易收支平衡。我们在提高外资利用质量的同时,稳步拓宽资本流出的渠道,增加资本输出,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有序的合理流动。继续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培育外汇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价格杠杆作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完善应对预案,既要预防资本大量流入带来的冲击,同时也要防范资本集中流出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双向监测预警,坚决守住防守底线。

管涛还表示,要盘活存量,就必须完善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整体部署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率。

  多层次运用外汇储备服务实体经济

黄国波解释说,外汇储备目前在我国是央行持有的,是用人民银行的负债支持购汇形成的,这块资金对应的是人民银行的负债。目前我国已对外汇储备开展了多层次运用,一方面,人民银行和外汇局通过创新外汇市场工具,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运用现汇和外汇期权的方式,通过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等平台,调节银行和资金市场外汇余缺,并通过贷款的方式,对银行外汇头寸不足进行支持,调节资金余缺。

另一方面,也对国家一些重点对外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提供外汇资金的支持。支持的对象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支持他们“走出去”、“引进来”,缓解这些企业外汇资金的需求。同时,还与一些国际机构开展合作,重点支持新兴市场的经济体,通过与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满足当地的投融资需要,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及在当地投资与贸易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外储积累势头会逐渐趋缓

管涛表示,外汇储备反映的是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从国际收支顺差构成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基本上来自于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的顺差。他举例说,从2001年到2013年,这13年经常项目顺差加上直接投资项下的净流入有3.8万亿美元,同期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是3.7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过去13年的外汇储备增长基本上可以用贸易和投资活动来解释,也就是和我们的实体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其对我们也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即要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的积累,仅仅靠控“热钱”是不够的,还要从结构上找原因,还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管涛还表示,关于未来外汇储备还会不会大量积累,那就要看怎么预测我们的未来国际收支状况。鉴于当前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常项目收支会继续趋向更加平衡。另外,我国鼓励企业“走出去”,这样对外资本输出也会增加,直接投资项下的流动也会从过去的净流入逐渐走向平衡。随着未来国际收支基本上趋于平衡,外汇储备积累的势头会逐渐趋缓。

藏汇于民寄望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还有网民提问说,外汇局多次提出要“藏汇于民”,把外储中一部分分给老百姓不就是“藏汇于民”了吗?对此,黄国波解释说,外汇局鼓励民间的外汇资金运用和投资,实现“藏汇于民”,缓解外汇集中于国家的压力。多年来,外汇局不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保障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合法购汇需求。现在我们在企业进口支付方面的外汇都是敞开的,企业“走出去”的外汇环节,外汇局也没有限制,基本上也是敞开的。个人也有很多持有外汇的渠道,每年可以购汇5万美元。对外投资也有合格的境内投资者QDII这些渠道。另外,大家出去旅游、购物、留学、访问等换汇渠道都是畅通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年,“藏汇于民”整体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藏汇于民”的难点在于这些年人民币单向升值预期比较强烈,所以大家不愿意持汇,这与“负债外汇化、资产本币化”是一致的,就是居民、企业不愿意持汇。在此情况下,加上这些年我们经常项目顺差比较大,外来投资持续流入,外汇的积累就集中到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到了现在的规模,并不是人民银行、外汇局的目标,但人民银行、外汇局是宏观政策的执行者,担负稳定市场的任务,所以就形成了外汇储备。

现在“藏汇于民”还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除了外汇管理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非常重要的就是还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这样大家就没有单向的预期,大家持汇的意愿会更强,“藏汇于民”会逐步得到实现。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形成了一个双向预期的走势,预计未来大家持汇的意愿会上升。

  外汇资源使用效率尚待提升

业界一直质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投资收益一直为负,这是否说明我们的外汇储备经营亏损?

黄国波解释称,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跟一般的投资有比较大的不同,外汇储备要持有非常充足的流动性,因为外汇储备的首要功能不是去投资赚钱,而是用来作为中国一般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对外支付能力的保障,要保障国家对外支付,就要保持充足的流动性。所以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然后才是增值。安全性、流动性是放在前面的,增值性是放在后面的。流动性意味着什么?就像居民手上拿的现金,流动性收益是很低的,外汇储备首先要有充足的流动性,而这样会拉低它的整体收益率。在满足流动性的基础上,外汇储备也做更加长期、更加多元化的投资,这些投资的流动性会低很多,但是收益会高很多。

他进一步解释,我国外汇储备收益率是高于被投资国的通胀率的,所以储备经营管理有效保持了保值增值的目标,不存在外汇储备亏损的问题。

管涛补充说,投资收益为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外投资是损失的。因为投资收益差额反映的是外来投资的回报减去对外投资的收益。所以这是不同的经营主体,我们对外投资是我们赚钱,人家到我们这里投资是人家赚钱,他赚钱不等于我们亏钱。比如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投资经营以后有利润,就要汇出利润,但他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资金;另一方面带来了技术,带来了管理经验,给我们创造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同时拓展了国际市场。所以这不是我们亏钱的事。“而且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2013年时我们对外投资收益是1677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我们做过测算,2005年到2013年,我国平均对外投资收益率是3.3%,和主要发达国家回报水平是差不多的。”管涛如是表示。

至于我国为什么投资收益轧差以后是一个负数,管涛分析称,这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我国利用外资,主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来华投资回报比较高,这是我们投资为负的一个直接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于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主体错配,从国家对外资产负债表上看,我们是债权在国家,负债在民间。如果把外汇储备这些资产剔除,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将近2万亿美元。从国家层面看,我们是一个不成熟的净债权国。从民间部门来看,实际上我们现在是一个成熟的净债务国。从净债务国这个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就符合经常项目、贸易是顺差,投资是逆差这样一种国际收支的格局,这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我们投资收益为负,我们又是净债权国,说明我们在外汇资源使用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个理论上讲,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应该是金融资产加上负债与GDP相比,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对外金融开放程度比较低。

管涛强调,今后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藏汇于民,拓宽民间的对外投资,形成分散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对外投资和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也要更加积极合理地有效利用外资,根据金融开放程度、市场承受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既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同时也要尝试其他形式利用外资,因为其他形式外资的成本会低一些,双管齐下,改变我国投资收益为负的情况。记者万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