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证监会继续公布IPO预披露企业名单,其中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科电器”)在国内的个人护理电器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而这个自称在电吹风领域的国产品牌中位居第一的公司,其销售的产品大多是外包厂家生产。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的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等产品的较大比例由外包厂家生产。2011-2013年,外包采购总额占当期营业成本比重分别为67.59%、66.97%和77.55%;此外,公司向前五大外包厂家采购金额占公司外包采购总额的比重各期分别为91.01%、91.43%和92.32%,集中度较高。

据招股书显示,未来的未来三到五年内,公司主要发展计划包括:

1、品牌提升计划

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飞科”品牌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电动剃须儀和电吹风市场,占据了相对突出的市场地位。2013年,“FLYCO飞科”商标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FLYCO飞科”品牌电动剃须儀被上海市名牌推荐委员会推荐为“二〇一三年度上海名牌”。

未来,公司将继续实施品牌提升计划:一方面,公司将持续通过高投入的广告宣传和多渠道、高覆盖的营销网络建设与维护,突出公司品牌形象,宣传公司产品,提升公司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在继续加强对现有大众消费人群市场覆盖的同时,公司将推出功能更强、设计更时尚的新产品,抢占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美誉度。

2、营销管理计划

在渠道深度的挖掘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营销渠道的精细化管理,针对批发经销、终端经销、礼品团购、电子商务等不同渠道,实施产品型号的分流销售,做到“产品销售渠道化、营销管理区域化”。公司还将加强对现有终端网络的升级改造,实施“三个一”形象工程,即确保零售终端在各大超市卖场能够拥有第一的位置、第一的形象和一流的导购员,由主要追求门店数量的扩张向门店数量和质量并举转变。

在渠道广度的延展方面,公司将在继续发展更多有实力的线下经销商的同时,充分重视电子商务、礼品团购等新兴渠道,将新兴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转化为公司渠道升级的契机。2013年,公司在渠道方面的布局已初具成效,在电子商务渠道的收入由2011年的1,893.97万元快速增长至2013年的24,354.09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由2011年的1.28%增长至11.80%。此外,公司还计划在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逐步建立渠道网点,逐步将公司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在营销队伍建设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扩充和优化营销团队,在销售额大于200万元的城市设置城市经理,加强对区域市场的管理,制定促销方案,加强导购员培训,促进产品销售。

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将努力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功能,计划于近期增加2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同时,在现有售后服务部的基础上,公司还将建设总部维修中心,借助第三方物流,实施快递维修,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公司一流的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满意度。

3、产品研发设计计划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以产品研发设计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加强产品研发设计的创新度、精致度和时尚度,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价值”为指导思想。对电动剃须儀、电吹风等优势产品,要继续做精,推出更具创新性和时尚性的高端产品,提高平均销售单价;对挂烫机和电熨斗等产品,要尽快做大做强,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还将努力拓展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别,将“飞科”的品牌优势推广到其他个人护理电器产品及家居生活电器产品,培育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公司将通过实施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建设高水平的研发设计中心,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实力。同时,公司还将优化研发设计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提升研发能力。

4、信息系统建设计划

公司将结合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并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公司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强化公司的市场领先地位。

5、人力资源建设计划

公司推崇“精诚、守信、分享”的经营理念,始终奉行“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力资源政策,力求为员工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未来三到五年,公司将继续保持现有高效的管理体系,以现有部门职能设置为主线,结合业务和产品线的拓展,持续优化业务部门和组织结构。

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公司将坚持以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基础人员工资,加大对新进员工的培养力度,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建立人才储备。公司将继续完善现有培训体系,丰富管理、技术、销售、质量、安全、职业道德等全方位的培训课程,优化生产线员工的带教制度和新员工辅导员制度,同时,加强与外部外优秀培训机构的合作,并强化内部讲师的培养,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运作机制。

在绩效考核方面,公司将通过分解和承接企业战略目标,形成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部门业务重点和岗位考核指标,从而建立经营目标的逐级落实机制,以保障未来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公司以业绩为导向,不断优化薪资激励体系,始终保证员工薪酬在所处地区和行业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