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柳梦梅的张军(左二)、饰演杜丽娘的张冉(左三)、饰演石道姑的李鸿良(左四)与中国驻法大使翟隽(右一)交谈。

正逢中法建交50周年,为了庆祝拉塞尔圣克卢宫这座古堡的重新面世,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和夫人玛丽弗朗斯邀请了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这个焕然重生的法式花园里展现中国文化。

早报记者 潘妤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共有800多场相关活动在巴黎举行。而在过去的一周,巴黎市郊的拉塞尔圣克卢宫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这座可以溯源至中世纪的古堡庄园,如今是法国外交部长的官邸,用以进行各种外交活动。不久前,这座古堡庄园被重新大规模地修缮,而它重新面世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一次关于中国文化的世界展示。

6月12至18日,“雅致·中国——传统手工艺及当代设计展”在这里举行,而就在展览开幕的当晚,在这个古堡精致的法式花园里,“昆曲王子”张军制作主演的“园林版”《牡丹亭》上演。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邀请了130多个国家的驻法大使来到这座古堡,共同欣赏演出和展览。第二天晚上,又有100多位巴黎的政界、企业界、文化界、艺术界的人士被邀而来,共同见证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绽放。

这几乎算得上昆曲演出历史上涉及观众国籍最多的一次。在古堡准备和演出的一周时间里,几乎每一个参与工作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这一次,为中国文化做了世界推广的,是一群对中国文化充满敬意的西方人。

法式园林里的中国文化

拉塞尔圣克卢宫坐落在距离巴黎凡尔赛宫不到5公里的地方,这座古堡庄园历史悠久。据说,路易十五和那个历史上著名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就曾经以此为幽会地,为了每天晚上能见到蓬巴杜夫人,路易十五专门修建了一条从凡尔赛宫到达此地的快速通道。这里也曾经是拿破仑三世和他的英国情妇哈里特·霍华德的家。

经历了岁月和战乱,这座古堡的主人历经变迁,最终成为了法国外交部用以外交活动的官邸。古堡在前不久得以修葺一新,在古堡占地广袤的花园里,散落着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装置和艺术创作。正逢中法建交50周年,也为了庆祝这座古堡的重新面世,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和夫人玛丽弗朗斯邀请了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这个焕然重生的法式花园里展现中国文化。

“雅致·中国——传统手工艺及当代设计展”被安排在整个古堡花园里的一栋刚刚修复的古建筑里进行,这栋建筑曾经是古堡的兰房,在路易十五的18世纪,这里种满了来自遥远中国的珍贵兰花。

策展方“上下”是一个成立不过5年的中国品牌,却是爱马仕在全球范围唯一投资并共同打造的外国品牌。品牌的创立者和艺术总监蒋琼耳是一个70后的上海女人,这位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同济大学的中国女设计师,在留法学习之后,创立了这个更关注于文化历史传承的品牌。他们的作品致力于传承中国文化及精湛手工艺,通过创新使其重返当代生活。

为此,蒋琼耳在中国各地寻找传统手工艺人,力图通过当代设计,为这些手工艺找到高端市场,并促使更多年轻人有动力学习传承这门技艺。这次展览中的展品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竹丝扣瓷、羊绒毡子、薄胎瓷、大漆、刺绣、木质家具等6种手工艺,用最简洁当代的设计,连接了传统和当代,东方与西方。而展览时,手工艺者也从中国各地飞来,现场向各国来宾展示中国手工艺传统。

在展览布展时,不远处的花园池塘边,《牡丹亭》剧组也进行了整整3天的排练准备。尽管在园林版《牡丹亭》朱家角课植园已经演出了5年将近150场,两年前也受邀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演出,但在同时身兼导演和主演的张军看来,每换一个场地演出其实都是一次全新的排练,对剧组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法式园林完全不同于中国园林的亭台水榭,城堡里面的花园广袤旷远,翠绿色的草坪高低起伏,几乎没有过多的遮挡。演员们走起台步来有颇多不便,走位布局都需要重新设计。剧组选了一处有矮松遮挡作背景,有水流有短桥的所在作为演出背景。

因为是户外演出,所有的灯光音响都要重新布线搭建。法国方面特地请来了一家专业的公司,此前专程飞到上海朱家角观看演出,商量搭景方案。演出时,复杂的线路隐藏在花园的各个角落,而两个一大一小的白色帐篷成为了演员们的化妆室和工作人员的控制台。

有意思的是,初夏的巴黎日照极长,晚上10点依然如白昼一般。剧组经过了两天的排练测试,最终推迟了原定晚9点的演出时间,以保证《冥判》、《幽媾》、《回生》都在灯光效果下有更好的演出效果。

共同见证中国

当代的生活和艺术

为期两天的开幕演出活动极其隆重。第一天的演出观众几乎如同一次小型的联合国聚会,130多位各个国家的驻法大使应邀而来,夫人们则身着各自的民族服饰。第二天的活动则云集了巴黎的政要和文艺界人士,还有一些专注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全球奢侈品牌巨头。

在晚上8点依然阳光明媚的户外酒会上,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发表了热情幽默的致辞。他希望在这个历史悠久并且面貌一新的花园里,能够同全世界分享今天的中国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看法。

蒋琼耳一度作为设计师参与了这座古堡的修葺,让她高兴的是,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分享法国生活艺术之所,但今天,这么多国家的人相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分享和见证中国当代的雅致生活。“无论是我们的展览,还是张军的昆曲演出,其实都是中国最雅致的生活方式,东方式的美学和文化。我们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面貌。”

两天的活动结束后,很多嘉宾的感想是“意外”。

法国国立工艺学院院长看完展览和演出后感慨万千:“其实中国被大部分人看来是世界的工厂,我们对中国的很多印象是停留在 中国制造 。但我看完展览和演出后被 惊艳 到了,中国有如此返璞归真的手工艺和当代的设计,也有如此精致诗意的艺术,演出的服装太精美了。这和我们通常感受中的中国很不一样。”

很多法国文艺界的观众对中国传统昆曲感到好奇,对妆面、服装、手法和唱法都有各种问题。但他们都一致地对中国戏剧的细腻抒情感到赞叹,有观众说:“没想到中国戏剧能够把爱情展现得这么唯美细腻,整个作品像诗一样美。”而更多观众尤其喜欢作品能够把传统的音乐表演和当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

在法国里昂和鲁昂两家交响乐团担任指挥的克莱德对中国十分熟悉,他曾经从1978年开始经常来中国访问。演出当天,他特地戴着一条40年前从中国买的领带来看演出。虽然看过很多中国的戏曲演出,但他说,这个园林版《牡丹亭》给他的感受还是非常不同:“它让我感到回到了古代的中国。”

而外交部长法比尤斯的夫人玛丽弗朗斯是第一次接触昆曲,一连看了加上彩排的三遍演出。她告诉记者,自己身边的很多朋友看完都很激动,她自己也被东方艺术的诗意打动。

中国驻法大使翟隽看完演出颇为高兴:“西方有歌剧艺术,我们有戏曲艺术。这也是为我们争光。”

中国传统艺术正在

国际舞台展示文化自信

演出结束后,《牡丹亭》剧组被所有观众围着鼓掌喝彩,争相合影。蒋琼耳演出后特别给了张军热烈的掌声。同样致力于传统艺术的世界推广,同是上海人,蒋琼耳有很深的感慨。自己在同济读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是昆曲社的成员,曾经去绍兴路上哼唱过昆曲,那个时候的昆曲很落寞,但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样的热闹。

对于已经演出了无数个版本《牡丹亭》的张军而言,这依然是一次很特殊的演出。每一次带着园林版《牡丹亭》走出去,他都坚持着一个原则,希望让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了解这门传统艺术,尤其是让西方主流文化圈能有机会接触到它。只有这样,昆剧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才有更大范围的推广。

事实上,这两年,推广昆剧和中国文化的力量,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越来越国际化。《牡丹亭》的法国演出,不仅源于法国外交部的邀请,也有赖于法国驻沪总领事的推荐支持,以及外滩金融中心BFC的文化资助。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已经是第三次观看园林版《牡丹亭》,前两次分别是在朱家角和纽约。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在巴黎,他又一次特地和夫人赶来观看,并一路关注和帮助着中国昆剧。

而在这次筹备演出的团队中,甚至还有两名“外援”。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亚历山大一年半前来上戏读研究生,迷恋上了中国戏曲。因为一次偶然的讲座,他从此成为了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的志愿者。法国之行,他既是翻译也是字幕,而他更大的愿望,是回到英国之后,联系更多演出,让更多像他这样的西方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法方工作人员的胡贝尔,主业是个环球帆船赛选手,走遍了全世界,熟知中国文化,但这一回第一次接触传统戏曲,他表示自己被东方艺术深深折服。

事实上,这个6月,整个中国文化都在巴黎绽放。就在《牡丹亭》展示给各国嘉宾的同时,800年历史的梨园戏也在巴黎的一个剧场连续演出了8场,最后两场场场爆满,巴黎的普通观众给予了中国艺术最热烈的掌声,演员们的谢幕多达8次。而把这个演出带到巴黎的,仍然是一个发现了梨园戏独特价值的法国剧场人。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带了剧团的9个演职员参与了这次《牡丹亭》演出,他自己也在剧中出演石道姑这个重要角色。和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合作了多个项目,李鸿良说,他们和张军在昆剧的推广前行上有着非常一致的想法。

“无论是上一次的纽约大都会演出,还是这次的巴黎之行,中国的文化正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而我们这些从事传统艺术的戏曲人,也从这样的演出中,越来越感受到这种文化自信,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