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李继成

上海未来的交通发展,除了要提高轨道交通服务层次外,还应该做好“加减法”,比如内环以内的市中心机动车道只减不增,公交和慢行空间只增不减。

在昨日举行的以“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为主题的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上,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提出上述建议。针对上海已经形成的潮汐式交通特征,还有学者提出区分上海空间职能的办法。 应增加轨交射线、快线

无论是地面道路还是地铁,早高峰从北向南拥堵得厉害,晚高峰又恰好相反,潮汐式已成为上海交通的一个明显特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令斌对此分析说,一方面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同时中心城区持续的旧城改造使人口逐步向外疏散,这是国内很多大城市目前面临的难题。

但在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大城市,交通却呈现出不同的趋势。“这些城市的交通强度趋于稳定和降低,已经可以看到一个拐点。”陈小鸿说,从数据上来看,这些全球城市人均出行次数、出行距离、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等都稳定并且有降低的趋势。

陈小鸿建议上海,应该再造轨道交通网,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增加服务层次,增加快线,增加射线数量,形成环状线路。此外,像浦东必须接入铁路,建立浦东铁路站,“以现在城市的尺度与现有的轨道交通网络及运行速度,无论线路延伸到什么地方,跟我们实际所需要的服务还是不匹配。”

陈小鸿认为,在交通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应增加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控制甚至减少小汽车的设施供给水平,比如“内环以内的市中心机动车道只减不增,公交和慢行空间只增不减”。

同济大学陆键教授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我们目前交通发展的概念是机动车,这实际上是错的。新一轮规划中应将非机动车、慢行交通的需求作为交通规划的核心之一来考虑。”

上海空间要有职能划分

与会学者表示,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将交通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及社会公平等结合起来研究。

孔令斌认为,上海的空间在职能上要有区分,要能形成多个中心,如果整个上海只是“里面单中心、外面一圈副中心”的发展格局,就会形成潮汐交通等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目前,上海人口迁移的一个趋势是大量中低收入人口向外围疏散,导致出行距离会越来越长。

陈小鸿认为,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追求公平,给更多人更好的服务或者更平等的服务,“如果这轮总体规划里,能把这个问题回答好,我觉得对于规划的理念和层次来说,是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