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沪综指波幅越来越窄,涨跌两难。而创业板则在弱市中微聚人气,成为游资精心描绘的一抹亮色。

供给过剩是A股熊市根源

股谚常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是,美国经济一季度同比萎缩2.9%和5月PCE通胀同比增长1.8% 的两大数据,证明美股上半年持续改写新高,完全是美联储印钞拉动经济、楼市和股市的功劳。

同样,将A股市场走熊归结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明显“不科学”。在同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楼市从2008年以来一直走高,并出现地产股售楼价格走高和股价持续走低的“房热股冷”现象。

楼市“房热股冷”,根源在于楼市的多轨制现状,和股市的全流通实施以及注册制将实行的预期。当一线城市土地被地方政府刻意地维持在限量保价供应之时,股市却在承受大小非疯狂减持和新的大小非海量增加的堰塞湖式“泄洪”。

再进一步说,楼市拐点论在年中格外盛行,核心因素是楼市供需格局将剧变。往远看,农村土地确权后的转让有望实现,小产权总有合法交易之时。从近看,住宅信息全国联网渐行渐近,或将逼迫多套房持有者提前套现。引导1亿人就近城镇化,这将减少京沪穗深新移民人数,一线城市房价受压。

由此观之,房价拐点论并非全是空穴来风。银行和地产股极低估值的出现,正是市场担忧系统性风险的合理反应。

创业板走牛源自政策红利

银行地产股就地卧倒,市场需要新概念来维持人气。创业板横空出世,以其小盘、低市值和新题材成为炒家热捧的对象。

在去年大涨82.73%的基础上,今年创业板指[0.18%]继续上涨6.47%,和全球牛市基本同步。而沪指去年下跌6.75%,今年年内仍下跌3.76%,一再垫底全球股市。当下,创业板整体市盈率为61倍,让人备感沪综指的9.7倍市盈率实为估值洼地。

但是,低估值蓝筹上涨,题材小盘股下跌的风格转换行情为何一直未能出现呢?答案仍是政策红利使然。从宏观面看,调控政策一方面去旧经济杠杆,化解周期行业的产能过剩危机; 一方面扶新经济上马,提高经济效率和创新竞争力。前者令周期股进入政策打压期,后者则给新兴产业股打了兴奋剂。

再进一步说,周四和周五飞天诚信等3只股票上市的联袂连续涨停,带动创业板指数在本月走出V形行情,而沪综指则视若无睹,原地踏步。这意味着小盘新股仍因易操纵性而受宠,类似2007年神华上市时大盘IPO狂涨的美梦,早已被沪市单日成交才六七百亿元的现实惊醒。

下半年行情不温不火

在2014年中期策略中,主流券商开始唱多银行地产股。多头派主中金预测,下半年政策开始放松,流动性将反转,楼市有望出现软着陆,市场年内将上涨15%到20%,并看好地产钢铁等偏周期行业,不支持高估值的中小盘成长股持续成长。

个人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尚未开始下坠,仍处于高位缩量观望期。无论从调整时间或下跌幅度来说,都远远未能达到调控目标。中指院的百城价格指数在4月份创下11013元/平方米的历史新高,5月份跌至10978元/平方米,环比仅下跌0.32%,同比仍上涨7.84%。这个价格几乎是全美新房均价中位数的1倍。可以说,中国楼市仍处在赢家敢下大注的赌场效应高峰期,根本没有形成一致看跌预期。此时国家层面的调控如果大幅松绑甚至重新刺激,则将让前期调控功亏一篑,后果更为严重。

在楼市高位缩量观望期,“微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更多是防止“三期叠加期”的经济硬着陆,绝不是像2009年一样掀起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潮。高层一再强调“今年有信心实现7.5%的经济增长”,这也预示着经济难以大热,不会重现2010年首季12.1%的同比增速。

目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仍在105.77美元/桶的高位运行。5月份全国2.5%的CPI同比增速和-1.7%的PPI同比增速,证明滞胀格局仍在困扰中国经济。此时放松银根更易引发消费品通胀,而不是拉动工业品价格。

如果今年全国经济仅仅是能艰难地实现7.5%的增速,诸多行业产能过剩的窘境将延续,金融地产占主导的沪综指难有大戏。相比之下,更易为游资左右的创业板容易出现跷跷板效应和赚钱效应,出现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题材炒作行情。